前几天与媳妇玩了个小游戏,为了练习一下熊太行老师传授的称赞大法,也为了给持续的生活增加动力。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就是给予对方十个不重复的称赞,说对方的优点,效果非常好,说完以后两人都身心愉悦,心里都有种“原来我这么多优点呢”,“原来她(他)还这么想我,觉得我这么好”,“原来我这个地方也很不错啊,我自己都没感觉”。舒服完之后自然也是爱意满满,还有一个好处是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能力,优点也不是那么好挑的,称赞绝对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拍马屁。相信我,非常有效,强烈建议大家用一用,一举多得。
不过大家自然会说,你这效果当然好了,因为你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嘛,光说优点有什么意思,还有缺点呢。我还是明白威力的,说十个缺点,好像很容易啊(人真的好像擅长发现别人的缺点),但你要是说了,估计这个架是必打无疑了。为了家庭幸福我还是别尝试了。
不过不说别人的缺点,我试着找找自己的缺点,也试着从媳妇优点处找几个我没有的强化自己,发现我两有好几个优点还是挺互补的,比如说我是个非常乐观的人,遇到绝大部分事情我都会向好处想,会瞬间发现有利于我的因素,对于不好的事情我亦可淡然处之,能改则改之,不可则受之,有点斯多葛学派的意思。而我媳妇呢,凡事总是考虑风险,也就是向坏处想,有点不确定的因素就全当这个事的收益想成零,考虑到最坏的程度。看,我两确实很互补。不过互补也不是好事,争执就会多,但也考虑更充分。但由此我想到了两个问题:
一、每个人都是分裂的
我两的互补恰恰说明了我们应该互相学习,我是很乐观,但风险意识不够,确实是这样,所以我总是把许多事干在恰恰在时限之前,因为我忽略了中间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太相信自己的理性思维,我脑子里想不到的风险就是无风险,亏我还那么喜欢反脆弱这本书,书中也说了要注意黑天鹅,这也从侧面说出了,学了不等于学会,学会不等于想用,想用不等于会用,每个层级都是天堑啊。说回来,我确实是这方面很欠缺。我的优点反而成了缺点。还有很多事例,坚持重要吧,但在失败面前一直坚持呢?还是优点吗?不正是有种智慧叫做学会放弃嘛。适时的放弃,不去死磕,去寻找新机会。那个去淘金的人转而卖起了淘金工具,最后卖起了水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嘛。这东西大家估计都熟的不行了,估计大家高中时候坚持和舍弃两种品质都写过作文,都支持过吧。坚持既是优点也是缺点,舍弃也是一样。缺点其实就是优点的延长线,是辩证的。情景不一样,品质的好坏就不一样。缺点是优点用错了地方而已。每个人都是分裂的,优缺点间的那个转换点把我们分开为两个人。我们总是习惯于发挥自己的优点,藏匿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想多拥有些优点,其实当你拥有一个优点时,你就分裂了,因为你就多了个缺点。
二、每个人都应该是分裂的
我说过我和媳妇间在对待事情上因为价值观是互补的,所以既有优势又有劣势(看,连互补都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也分裂了),优势是考虑问题充分,缺点是经常会意见分歧,会吵架。这个就很好地反映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优缺点。如果把我们两个想象成一个人的两种思想,两种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都是既有优势又有劣势,遇事了如何处理呢?那就让两个思想吵就好了,就是充分考虑,从两个相反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就把自己变成分裂的两个人,又乐观又悲观,既积极向上又进行风险把控。就是把你的优缺点都拿出来,缺点(更准确应该叫优点的反面)不应该藏起来,应该用起来,不能光靠着自己的优点闯天下,这样才能考虑充分,才更加有胜算。那问题又来了,老是吵也不是事啊,浪费多少精力啊,天平两端选择哪个很难抉择。这确实是关键。有完美答案吗?没有,准确说是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要始终坚持权变理论,根据场景选择方法。这真不是废话,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喜欢一个方法打通关的。习惯于不用自己的优点的反面,大家都知道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权变理论人人都明白,用起来却是反人性的。用起来,也就是吵起来是第一步,吵也是种磨炼,磨炼得多了,棱角就少了,配合就默契了,夫妻不就是这样嘛。自己跟自己吵得多了,就知道什么场景应该选择优点还是优点的反面了。我想这就是李笑来说的磨炼价值观吧。
人总是不想自己分裂,想靠着自己的优点一夫当关,千里走单骑。可不知自己的影子出卖了自己,优点用错了地方也是缺点了,其实不想分裂也是分裂的。自己分裂自己,凡事两面看,既用优点也用缺点,最后磨炼多了,反而达到一种统一的境界,该用什么用什么,什么时候都是优点。不想分裂而分裂了,主动分裂最后反而统一,人生真是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