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瞬间就是对人生有很大改变的一个瞬间。大姐说,可能是很平常的时刻,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我回顾了过往,我的决定性瞬间是在参加剽悍行动营之后,给连长发微信,询问了设计小助手的要求,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
看了大姐写的创业七年,其中一个片段是她去火车站取货,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场景描写的活灵活现,非常值得学习。下面原文摘抄。
“我沮丧地往回走,正努力想怎么才能拿到包裹,电话响了,对方告诉我那趟车已经进了,停靠总站,叫我去取。我高兴坏了,寒风中打到一辆车,终于找到了列车停靠站。那场景还是很震撼的,黯淡的天光中,我看见一排排的铁轨平行横亘到很远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停靠站。
联系人告诉我那趟车的位置,才发现停在很远的地方,中间隔着若干条铁轨,可能是十几条吧。观察周围,好像除了翻越铁轨过去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停靠站铁轨和平常见到的不一样,都铺设在半人高的路基上。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的翻铁轨,吭哧吭哧地,撅着屁股,当时希望那个时刻永远不要有别人知道。翻的过程中,我第二次感到巨大的荒诞,像在魔幻主义画面里。
铁轨冰冷,四周寂静,我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衣服摩擦铁轨声。往左往右看,每一条铁轨闪着寒 光,延伸到不知名的远方,放在白天,一定充满了诗意。每翻完一个,我就查看一下剩下的铁轨数量。毕竟胜利在即,要拿到包裹了,活动物料搞定了。
终于拿到包裹,向送件人说了谢谢,我开始折返。包裹挺大挺沉,我得先把包裹拖上铁轨,自己再爬上去,把包裹顺下另一面,再跳下去。一直重复这个动作,速度就只能比来的时候慢很多了,跳上跳下浑身大汗。我心想多亏平常练了,技不压身,论胳膊大腿还是有力气的。”
大姐对细节的描写太到位了,翻铁轨时用“吭哧吭哧”这次的形容词,特别形象,那副画面浮现在眼前。还有对铁轨的特写,心情不同,看到的景象也完全不同,气氛烘托地超牛。
下面是我的重现。
当时,在连队的微信群里,看到了连长发布的海报需求,说需要招募设计小助手,我当时也是一脸问号,合计问问又不会怎么样,万一要求不高,我就可以做了。
于是我主动添加了连长的微信,通过之后,我就开门见山地问了一下,“请问设计小助手有什么需求?”这位连长也是一个非常干脆利落,她只回了三个字,“群里说”。
接着我就被拉进了设计小助手的群,里面都是和想做海报设计的一些老铁。连长也没说小助手有什么要求,只是说连队开营的时候需要做一系列组队的海报,大家做好了就发到群里来,我们最终选一个在大群里发布。
额……莫名其妙,这是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海报完全没做过啊!我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啊!不然默默退群吧,好像又不太好。还好,我有一个做设计的老公~哈哈哈,怎么感觉剧情反转了呢?
当时报名小助手,也是考虑要和老公学习设计了,所以才会积极地去报名。我就在老公的指导下,艰难地做完了我的第一张海报。按照当时的审美,那海报做的相当高大上了。
后来又跟老公学习理论知识,像海报的设计原则、版式的设计、颜色的搭配、字体的搭配等等,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老公不愧是他们公司的实力担当啊!
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带几个小助手,去做完一个社群运营所需全部的海报,我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要谢谢自己,发出了那条询问的微信。
以上。
我做了自己的听众之后,发现我讲的内容毫无吸引力,不分主次,说话还时常卡顿,表现太差。如果我是听众,听到这样的演说,我肯定会玩手机。看来口头表达也需要练习起来了。
写作的力量,在于大脑飞速运转之后,将流畅的文字写下来,合乎逻辑,分清主次。
重新修改了之后,发现比之前好多了,不过距离好文章还有很大的距离。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