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前言和简介:今天的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是影片里主人公服刑的监狱,而主人公名为安迪·杜佛兰。电影并不是原创剧本,而是改编自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小说是作家在丰富的监狱片观影体验中获得灵感而作。影片上映于1994年,比我们这一代人要年长几岁,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可能就在于此,有人会不停重温,更有新影迷不断注入。
一:欲望与诱惑
影片于法庭判决一幕开始,安迪以枪杀他的妻子及情夫为罪名,被判处两项终身监禁。安迪面对律师的指控,情绪平静,因为醉酒,他对于自己是否杀人一事不太确定,甚至让你感觉他对牢狱之灾已经做好了准备。没有为自己辩护,只陈述自己所记得的。为什么他对自己的自由看起来毫不在意?就像个局外人,等待被判决。但随着电影的推进,我们能看到,安迪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所以在监狱里他好像身披隐形衣,与世无争,无忧无虑。这份精神也让他逃脱牢笼,从心至身成为一个自由人。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因此对于诱惑难以抵御。事情的最初起因是一对男女的残死,安迪的老婆有了婚外情。婚外情对于防守在安全线内的所有人,好奇心和新鲜感是他们面对的最大的欲望和诱惑,而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思量,克己守礼,防止伤人还害己的事情的发生。就像安迪在狱中碰到同性恋者,但如瑞德所言,他们从某种意义上算不上人,因为他们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同性恋。不是强调禁欲主义,只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行为准则。
二:体制化的力量
布鲁克斯——体制化的牺牲品。避之不及的事物侵占了思想,最终沦为它的虔诚的崇拜者,深受其害。在监狱里,他是图书管理员,养一只小鸟作伴,潇洒自得,很少在他身上看到牢狱之痛。出狱后,他成天担惊受怕,对于重回肖申克监狱的愿望,他以“回家”形容。为了这一愿望,他有过抢劫超市的想法,再以顺手把经理杀掉作为锦上添花。
布鲁克斯以“我不喜欢这里”“到此一游”在肖申克之外的世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人说他被关太久疯了。“监狱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最初你恨它,然后慢慢习惯它,再久一些,你就离不开它了,这就叫‘体制化’”瑞德用体制化回答了质疑。
无论当时的美国,还是现在的任何国家体制管理下,“体制化”的存在无可磨灭,机械工作,棱角被磨平,渐渐失去了作为人的很多情绪。
高墙铁笼禁锢了人的行为自由,体制在意识形态上吞噬了希望。
三:自由与希望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逝。”肖申克监狱里,安迪身上的自由感是他独有的,更是唯一的,有着极大的感染力。支持这一份自由之心的是安迪的睿智、勇气、恒心、强硬的心理素质,他用自己“银行行长”的聪明取得典狱长及警卫的信任,他用一本“救赎之道,就在其中”的《圣经》瞒天过海,越狱的准备过程很漫长,除了安迪的持之以恒和对于自由的渴望,整个过程还是一场焦灼的心理战役。
自由,它是一个词,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一个抽象的存在,但它的力量会从自由的发光点撒到每一处本该充满希望,却暗淡的角落。安迪就是肖申克里的自由光点,他让狱友体会到在监狱房顶喝冰镇啤酒的自由——“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他花了六年,却“只花了六年”,让监狱图书馆有一番新景象。他在典狱长办公室用广播传递音乐,让肖申克监狱里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自由。
瑞德是安迪的自由思想的最大受益人,两次假释无果,第三次逃脱了肖申克。假释之后,他在肖申克以外的世界同样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安迪的希望让他看到自由的美好,他是被体制化路上的返途者,劝其归返的就是安迪带给他的希望与自由。
肖申克里有权力掌控者,有被体制化的人,有屈卑于力量的臣服者,但安迪·杜佛兰是只有一个。
四:对监狱生活的窥探欲
影片中被监禁者有观影的休闲时间,有监狱图书馆,监狱提供的伙食也不算差,监狱有劳动岗位……监狱生活除了权力者的专制蛮横之外,是否真的给受牢狱之灾的人,留有一丁点儿栖息的空隙吗?满足这份欲望,以亲历者身份,必定有恐惧;旁观者身份,必然有怜悯。所以,真实的监狱总有一层面纱,让人看不透。可以相信生活的美好,但不是无视灾难。
起初你慕名而来,此后你将传播其名。
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是一种叫自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