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鲁讯先生给青年人列的人生必读的一百本书书目,大部分自己可以说看过,有一本书却在当时却是第一次听说,就是慧能的《六祖坛经》。于是在当时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购得一本,从头到尾很努力的读了一遍,当时喜欢但可以说是读不懂,一切似懂非懂。但深深的被其中的偈语所吸引,如神秀的所作的“身似菩提本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及慧能所做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读后非常的过瘾。
由于当时慧能一个大字不识,却出如此慧言慧语,当时让自己好困惑,甚至产生了读书识字可能无用的想法,这样的想法虽说深埋于心,但却差点成了给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幸好十几年养成的阅读习惯没能让自己真正的放逸,每天的阅读依旧进行着,自己也慢慢的进步着。
去年,在家里整理书架存储的旧书时,那本泛黄的坛经在书架的最底层又被自己发现了,于是拿起来再次翻读,自己的手放不下了,越读越感觉回想当初自己是何等的渺小,何等的无知,也是何等的轻狂。纵观慧能大师的一生,为求佛道,历尽艰辛。磨坊八月舂米。接法之后,又于守猎队里隐居生活十五年,食肉边菜,韬光养晦,历经了身心的磨炼与煎熬,最终机缘成熟大展宗风。慧能大师从岭南獦獠,到得法开悟,再到大开宗门,这既是时间的磨砺也是人生境界的转变。
说到人生境界,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里面用三首宋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喻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实禅宗里面也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禅宗的这三重境界虽然看似简单,大家也耳熟能详,但是文字背后的深义却不那么简单。
人生恰若观山水,烟雨重重境不同,人生第一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人们之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因为仅仅是通过现象看现象,而没有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坛经》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众生之所以在烦恼来临的时候不能将其转化为菩提就是因为迷误,不识自心即是智慧处。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人生恰若观山水,烟雨重重境不同,人生第二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想要达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应该怎么做呢?刚刚说了,之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是因为智慧不具足,那么智慧从何而来呢?只有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我们只要守住自心,行住坐卧不废其功,这样天长日久,功夫纯熟,自然可以明心见性。我们本自具有的觉性,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人生恰若观山水,烟雨重重境不同,人生第三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慧能大师没有在第二重境界过多停留,而是很快就进入了第三重境界。他在听闻五祖大师为其讲授《金刚经》而大彻大悟后感叹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进入第三重境界后不是让我们没有是非观,而是洞察了事物本质后仍然顺着法度规律去行持。
六祖大师在《无相颂》中说到:“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要体现恩的准则,就要孝顺父母。要体现义的准则,就要泯除上下尊卑的分别。不过这些说起来简单,真正落到实处却很困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着烦恼、忧郁、压力、苦闷,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要在烦恼之中,让我们觉悟的菩提之花绽放。我们要养成菩提智慧,终究是离不开自己内心的。慧能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我们的菩提自性本来具足一切般若智慧,只是上面沾染了许多尘垢,所以不能熠熠生辉。通过不断的修行,哪天尘垢除尽,心体无滞,自然就能体悟桶底脱落、撞破虚空、来去自由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了。
如果人人都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那么我们整个世界就会处于一片清静与和谐之中了。
春夏秋冬,静静交接;过去、未来,轻轻重叠。时光,就这样,在兜兜转转间一去不返。
不知不觉中,十年时光中旧书偶得再次阅读《六祖坛经》,合上书本,自己此刻才真正感受到慧能大师的那种睿智洒脱。
古德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如果我们能够识破自心,则如同仰天望月,不管水如何波澜,月亮都一样明澈。除却乌云,则自然清净无为,和谐无碍。
终于感觉到了为人做事,理可顿悟,事必渐修,如果没有十年的阅读累积,不可能有当下的体悟,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是山是水,似山似水,仍是山仍是水。也许一切自己仍不懂,也许真的懂了……。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