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读书好像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否则就无从解释《皮囊》这本薄薄的书我竟花了一年多才读完。或许也可以找点借口:我忙;然而同桌已在课余时只用一星期就看完《解忧杂货店》了。所以,根本原因是人的主观欲望,有志者事竟成。
《皮囊》是一本认人、认心的书,蔡崇达认为,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所以他用《皮囊》记录了路过他生命的重要的人。从四年前我就开始写日记,时至今日。我不会像蔡崇达那样关心身边每个人的命运,如果真要说,也只有一个。更多地,我是想像他一样,“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从《皮囊》里我学到很多:蔡崇达的阿太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深以为然。你只有自己不宠溺自己才会有别人或别物来宠溺你。《厚朴》里,厚朴在大学里耗尽四年极力追求青春、自由,却只落得个人走茶凉的下场,最终被强制退学、抑郁自杀。我想,最好的青春,就是不后悔。纵情欢乐固然有快感,然而这种快乐也只是转瞬即逝,真正带给你快乐的是尊严和成就感。于是发誓以后上了大学绝对不能蹉跎。
鲁迅先生教导说:“若只读书,便成了书橱。”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会读书却是一种技能。当有了足够多的生活阅历后,读书便不只是在读别人,而更像是在读自己,甚至从书中学会一种方法更认真地审视自己的生活。经典能从现实里的各个领域寻找它的意义,畅销书却只能浅尝辄止,因此,读好书也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