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正式提上了日程……
——————————————
回想这几年,也有过几次跳槽的念头:
第一次是2020年6月疫情袭来,当时我踩在买房贷款的节骨眼上,因为公司临时延期社保半年,导致公积金贷款条件欠缺,又逢所谓“增量绩效”上线导致全商贷每月压力陡增,迫得我已将辞职提上日程。好在恰逢涨薪和社保补缴,这才打消了我跳槽的念头。
第二次是2021年元旦时候,心中所谓“五年之期”已满,喷涌而出亢奋情绪,让我生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年轻狂妄。却也因为些许个人感情的妄想与不甘,以及初见曙光的职业规划,让我又一次冷静。
第三次是2022年年初时候,经历了整整一年的项目管理上的洗礼,以及对35岁前更清晰的生涯规划,让我坚定了跳槽的念头。只不过恰逢疫情反扑,又加上个人感情略有开朗,以为能有所结果,便打算再熬几年观望观望前景。
第四次,就是2022年中秋之时,经历了一年多无休无止、不可名状的极其糟糕的工作体验,几乎断绝的人际社交,对部门对业务生出了由衷的厌倦懈怠。也重新对自身的定位有了清晰明确的认知,有了30岁后的更加深刻的“中年危机”,以及再无可能的情感期盼。也终于失去了对公司的全部牵挂。
11月末的时候,因为在公司成为了密集接触者,周末在公司打了两晚地铺,又被拉去酒店隔离了两天。我便在酒店的那两天,将已经停止了快四年的简历抽调出来进行了更新。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最终汇集在了六页简历上,最后删删减减缩成两页。
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为项目管理、三方扯皮而阔别代码一年多的我,再一次拾起技术,从理论、从实践、从短板开始补齐。
第一份简历,也正好是1月1日投递了出去。若是一切顺利,应该会在春暖花开时候,完成此次跳槽。
———————————————
简书上,曾于三年前开过一个私密目录,记录了这几年的个人感情经历,从最初的遇见、交集、略有互动、最终遗憾,也有了一两万字。
刚才最后一次翻看后,便拖去删除。16年后,这应该是我唯一一次自作多情且偏执地一条道走到黑。
以后应该不会了,也没有时间了——我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