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里的一位妈妈吐槽:
那天我要求女儿立刻完成作业,她竟突然抓起本子撕得粉碎,纸片像愤怒的雪片纷纷扬扬......
那一刻,我错愕地愣在原地,心口被狠狠一刺——那个曾经温顺如羔羊的小人儿,何时长出了这般倔强的棱角?
******
这位妈妈的“糟心事”我大概能够理解。许多家长其实都特别贪恋孩子表现出来的“省事”乖巧:只需指令下达,孩子就会默默执行。
作为家长都会担心孩子不听话,做错事,而执着于让孩子听话的原因,却是因为听话能满足他们的安全感,掌控感,能让他们感到安心。然而,这种要求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的人生选择权,以满足家长自己的焦虑。
孩子听话顺从确实会让家长觉得“省心”,可这“乖”字背后,却是无意识的在悄悄施力,一点点剥夺孩子萌芽的自我意识。
我们常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像无形的手,抹去孩子灵魂的棱角,只留下一个平滑空洞的影子。
殊不知,那被剪去羽翼的乖顺,最终将凝固为生命最沉重的枷锁。
孩子终将长大。当幼小灵魂开始苏醒,开始对世界说“我”,开始渴望表达自己的意志——父母若仍习惯性地站在高处发号施令,那场关于“谁说了算”的争夺便无可避免。孩子那声“不”并非无理取闹,而是一株新芽在奋力顶开压顶的巨石。
家长要明白,真正有生命力、有思想的灵魂,从来不会温顺如泥塑木偶。他们注定要“难搞”,注定会质疑、会碰撞、会坚持自己的方向——这恰是生命蓬勃的证明,是内在火焰燃烧的声响。
当我们抱怨孩子“难管”时,不妨自问:我们究竟是在培养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在精心雕琢一个只会点头的提线木偶?
孩子不是一张任由我们涂抹的白纸,而是一棵自有脉络的树苗。我们真正的责任,不是用强力去扭曲每一根枝条,而是理解其内在生长的方向,为之清理杂草、疏浚水源,引导它正直向阳地舒展枝叶,而非按照我们的意愿去修剪扭曲。
若我们固执地只愿看见那低眉顺眼的“乖”,终将收获一个灵魂空洞的影子,在未来的风雨中无所依凭。
请珍视那个开始“难搞”的孩子吧!那每一声“为什么”,每一次固执己见的尝试,都是他灵魂深处“我”的觉醒,是他在艰难却坚定地破壳而出。这看似“难搞”的挣扎,才是生命真正鲜活蓬勃的姿态。
一个活灵活现的人,一个真正有自我的人,注定不会永远低眉顺眼。
希望我们做父母的,学着去理解,试着去接纳,收起那些“我执”里长出的无形之手,学会俯身倾听,真正去看见孩子,在平等的位置上,与那个倔强却珍贵的灵魂携手前行。
与君共勉之,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