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方法的,尤其在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时候,此句话也适用于此,即,如何学习。
一、读本书的目的:
我们对事情的认识程度,和采取正确判断的概率性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质量,而它的直接作用力来源于我们的智慧,而通过知识的摄取是提高智慧的途径之一。
回到本书而言,是希望从这些优秀的人身上看到与大多人在“学习”这条道路上所采取的不一样的方法,并加以利用。这好比两个人打架,如果都没有习武的经历,拼的是块头,但凡一个人学过武术,那就是巧劲儿了。
二、我的收获:
1、重新定义学习:
请先思考一下你是如何定义“学习”的?
看书,在图书馆呆一天。上海浦东新区图书馆,有6层高,3000个座位,可容纳6000人,日接待人数10000人。早上9点开始对外开放,8:30已经有读者开始排队等候,大约九点半座位满员。
线上、线下讲座等各种有偿知识付费?我累计一年的购买课程有4个班,身边的其它的朋友更多。
我们学习的途径,可列举的方式还有很多。同时,在学习上大多人还会有这样的心态: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去这样的“学习”就会有负罪感,于是学习变成了一种持久的自我“斗争”过程——总是试图多“学习”,而且也一直把这样的“学习”态度列为自我“战斗”的胜利和优秀品德之一。
那么再请思考:为什么不断的学习,我们对知识的匮乏感还是这么大?
接下来,我们再把学习可以类比成身体获取养分,又该如何定义呢?
需要挑选要吃的食物,然后通过口腔的咀嚼,肠胃的消化和吸收,最后将营养运化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再回到我们的成长上,简单的通过摄取动作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显然是不够的,这些是学习的表象之一,不是学习的全部。
所以,永远不要再用“学习”这个动词,不要说“我要学习”,也绝对不要说:“我最近一直在偷懒,今晚我要通过做很多热情的学习来弥补。”,仅仅这样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摄入”不等同于进步。
2、结构化认识学习:
为了便于记忆理解,我把它分为:输入、内化和输出。书中拆解的更为详细,给出的分解是: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而这也是本书的主旨,就是整体性学习。
成长不仅仅是“吃”这个动作。比如说,吃的慢,是边吃边玩,还是嘴小,哈哈;吃不胖,是不是肠胃吸收能力不好,还是吃的少(我都比较瘦);拉肚子,是不是吃了不该吃了等等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学习”质量。
通过拆解给自己把把脉,找出薄弱环节。
1.输入:
挑选符合自己的食材,不是那句广告词“嘴巴喜欢,身体喜欢”。
1.1了解身体机能。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总怕自己落伍了,遇到好的东西就狂吃乱补。好的吃法是,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即,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比如,我现在不会学习,不会更好的逻辑表达,我就找这方面的“食材”来补。当你有了一个方向和目标去学习新东西了,你会发现你没有时间为知识焦虑,也就有了自己对信息的过滤器。信息过滤器其实就是将符合你的信息保留,不符合你的信息过滤掉。
1.2挑选食材。前几天借师北宸老师(“在行”APP最高价值的老师,约见4999元/小时)的光,听了李源老师的分享,他也是一位学霸级的大咖,他在获取知识的源泉上是非常苛刻的,他说不吃“垃圾食品”,选书时间占了整个读书时间的三分之一。
1.3力出一孔。新华社对任正非的采访,寻求华为的成功秘诀。
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华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500亿元到600亿元,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我们领先了世界。
集中精力、短时间内在一个点上去获取知识,去攻破一个问题。
1.4交集。当然,更好的目的意识是交集(当然与之同样重要的是目的意识的前身即,目的来源与去向,也是要多加思考和审视,在职场上我就吃了一个大亏),正如盐野七生描写凯撒一样,“任何一件事情凯撒都不单单出于一个目的”。
下面这张图片来源于李长太老师的分享,也是师北宸老师圈来的,哈哈......
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像雨打芭蕉一样,让你猝不及防,稍一不慎,就被淹没在了知识的海洋里,也就丧失了自主性。
2.内化
2.1理解
在混沌大学的课程里,李善友老师,总是重复的一句话是,你在这里获取的是思维模型,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千万不要抱着学习知识的态度来,否则是我们的失败。我听他的课会听哭,首先声明不是鸡汤,我也最讨厌喝鸡汤(平常鸡肉都不喜欢吃)。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举个我们比较熟知的人埃隆·马斯克。在TED的采访中,他坦言自己最赞同的思维模式是 “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 就是从事物最基本的公理为出发点来进行推导的思维方式。
举例说明:“现在我有现金想投资股票,我应该买什么股票?”
采访者 :“别人家之前买了这几支股票,赚了不少,或者我旁边有个股票大神也买了这几个股票,赚了,所以我也准备买这几个股票。”
埃隆.马斯克:“首先去弄明白股票的原理,看清股票涨跌的本质,然后分析公司的背后价值,接着根据自己的需求,看自己是想长久投价值,还是短期持有等等。”(大家可以再看看他是怎么解决电池的成本与电容的,也是第一性原理。)
不理解的行动是盲从。
2.2如何更好的理解呢?
2.2.1积极性阅读
举例一:
1)这一节中主要观点是什么?
通过序言,和本书一直强化的关键词,和自己的理解,提取出本书的主旨,即:整体性学习。
2)我怎样才能记住主要观点?
做类比联想:我把整体性学习类比为我们的身体机是如何摄取养分的。
3)我怎样将主要观点拓展开以及应用它?
获取:有目的性的学习,学以致用为出发点来寻求学习的方向;
理解:我能不能把书中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来分享给大家,并让他人也理解;
拓展:学习需要整体性的认识,创业也需要整体性的认识和结构化分解,比如,自己的人生规划:1.你的目标是什么?2.事实是什么?3.面对事实你该怎么做?
纠错:自己过去的学习姿势,我是无目的的学习,理解了不能很好的应用,或加以拓展;
应用:自己在以后的成长之路上,秉性以上的方法行事。
2.2.2将陈述变为问题:
案例一:
陈述:偏见会存在,因为我们天生就会对他人做无意识的决定,它们存在的根据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安全、相同或是舒服的原则。要克服偏见或者让它们对我们有利,第一步就是认识到它们。知道偏见是正常的、普遍的而且并不是天生谬误,能够帮助我们聪明的应对。接受它们就会带来某种能量。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并且深切关注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就能认识到自己需要去应对或客服的偏见。没有人必须知道我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只要自己领悟就好。认识并克服偏见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观察者和交流者,而且通常也能够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问题:1.偏见存在的根据是?2.偏见形成的原因是?3.怎么克服偏见?4.克服偏见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3验证理解
费曼验证法:
费曼是个大牛,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仅仅是哦。在学术上还有一个“费曼能力”——不仅揭示真理,而且用开玩笑的方式揭示真理。
重复一个动作,就是:设想你是一个老师,能够将真理用朴素的语言来讲给10岁的孩子听懂。当对方听不明白的话,返回去吧。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厕所门外一分钟,和在厕所门内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
费曼罹患癌症辞世,仅69岁。那天他从昏迷中醒来说:“死亡太烦人了,我可不愿死两次。”接着又陷入昏迷,这便是他的临终遗言。多么乐观豁达!之所以他如此乐观豁达,缘于他看清了事物的本质。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东西,也就理解了事物本身。
3.输出:
我们总是忘掉很多东西,你读过的书,听到的观点等等。
3.1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桥梁。
大脑不是电脑硬盘,而是数亿个神经元相互联系储存信息的,是网络结构,是联想式的记忆。通过比喻的方式建立让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所以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联系。
尽可能的将知识场景化,书中例子:卤化物比惰性气体少一个电子与说卤化物和惰性气体在元素周期表上是邻居,哪一个更吸引人,更有趣味?
2.知识与现实联系,并回到现实。
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然后能够不断地应用和实践,建立这个联系之后,还得会用,在你每次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我能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这些知识给放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使用呢?
比如,经济学有一个理论是“沉没成本”。有一次我跟朋友去吃饭,进取坐下之后,感觉这个饭店哪哪不如意,服务员已经帮我们倒好了水,我们在纠结要不要换一个餐厅,后来决定,换!因为我们不能将过去做的选择成本继续的讲究下去,渡过接下来的2个小时。
工具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一起努力发掘撬动地球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