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
今天在奥森偶遇了阿龙,聊到恋爱的话题。
他提了两个很好的问题:
你是否愿意走进别人的世界?你是否愿意让别人走进你的世界。
1 我似乎没想过真的走进别人的世界,对我来说,即使再亲密的关系,我也没想过走进一个人世界中,从未有过这种意愿,甚至别人对你打开了心扉,我几乎也不曾真正的去走进,看看这颗跳动的心,切实的获得一些连接。
2 但我却总是想走进某一位作者的世界,诗人的世界,哲学家的世界,心理学家的世界。
泰戈尔,尼采,荣格,这三位大牛,每当我读他们的作品,我都切实的希望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我也想走进大自然的世界,包括每一颗小草,每一次风吹,和每一次变化。我也想走进艺术的世界,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我想要每一根神经都为之震动。
3 可是我从未想过走进现实中存在的和你类似的共存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为何不:
潜意识上我关闭了这扇大门,没有了走进的机会,从未想过我会走进谁的世界。我害怕走进去,害怕看见一个人真实的心,无论善良还是邪恶,我害怕留下自己的痕迹,也害怕交织的更多。走进去的我是否会觉得没有安全感,空无自己一物。或者,沉甸甸还带着自己的行囊。
4 我似乎也从未渴望有一个人可以走进我的世界,我觉得不存在,我觉得没必要,我觉得不可能。或许我对独立要求很高吧,或许我从未遇见或相信过心和心完全的融合。可是我也总是在最初的时候愿意最大限度的敞开自己的心扉。
5 我不是在期待别人走进,而是,没有让别人一步一步走的机会,我的心已经热腾腾的呈上。我没有学会慢慢来,我总是一片赤子之心摆在眼前。我不懂得走进的温柔和浪漫,也不理解,时间的发酵。
6职业的习惯,我可以在别人求助的时候,换位思考,抽丝剥茧,一只脚在水里,一只脚在岸上。可是我逐渐失去了主动的,满怀温柔等待的换位思考。似乎走进变成了需要一种前提的设置,我需要专业的操作流程,别人有求于我,或者我有助于他人才可以。我把“走进”太多的功能化,忘记了浪漫的只是走进而已本身的美好。
改了张ni 老师的模板,改论文有了一点小小进展。主要是心态上吧,更加主动和开放的心态。lily家搞活动买了几件衣服,回来几乎都是一种类型,决定还是退掉,换换风格,到实体店多试一试。当然也有一点心得突破,购买了一件还算比较性感的舞蹈服,我习惯太久的中性,在伦巴的面前我应该尝试更加性感一些。晚上在崔哥的邀请下,去奥森跑了步,没多久,显而易见的退步。给自己敲一个警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