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实际我心里边还是有点忐忑的,这篇是加入007之后的第三篇,刚加入的冲动 和存货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忐忑是因为呢,原生家庭的问题以及产生到目前为止,很多感受 和情况仍是说不清道不明,更别说一我现在的笔记去描绘,挖掘出个一二分来。
不过想想这本身就是个需要一辈子去解决的课题,不急于给它下个定义,咱们说到哪儿就算哪儿吧。
先说说将这段经历诉诸于文字表达的原因吧。上个周母亲节,订阅号里也被关于母亲的文章刷了屏,暂时取代了娱乐八卦鸡汤文,其中有一篇“你为什么坚决不想成为你母亲那样的人”让我印象很深刻,实际上这句话也可以反问并且概括我从青春期到目前31岁的这段人生,这成就了我如今性格里的倔强和要强,也带给了我很多苦楚……
放心没有狗血事情发生,我父母不重男轻女,也无意把我培养的“扶弟魔”,实际上说来,我的童年可谓是嚣张恣意,傻玩傻乐。
后来我二弟生病了,小儿麻癖,没有能够痊愈,四岁的时侯又一次拖着丧失了一部分行动能力的一条腿 和一只手重新学习走路和拿筷子,之后种种是我父母这对夫妻“接受不了,放不下,互相折磨,又舍弃不了” 魔障。
那段时间正是我小升初,上的是寄宿学校。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的今天再次想起来,仍能感受到 那时侯的彷徨和不安。“家里边事情已经够多了,你就别在找麻烦了”,这是当时我父母的想法,只是我在他们没有明确表达的时候,已经把它做为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时候我以为那个是我仅能为她们做的事儿,上周周冬雨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心想好悬呢,我初一同学没有像这么坏,实际上我也有被我的同桌联合起来排挤过,好在没有发生特别激烈的肢体冲撞.
如果是说这场家庭变故后,让我还保留了对我父母的理解和心疼的话,后边发生的事儿 真真的变成了怨恨。
我又有了第三个弟弟,实际上我到现在还不理解,不管是给予什么理由都理解不了。所以当我在适婚年龄 在老家被安排相亲的时候,听到我爸爸说“我喜欢大家族”的时候,强忍住翻白眼,我忘不了 因为我和大弟适婚年龄里,没有成家他是焦虑的如何的常常给我打电话,从我接起电话,嘴巴里无情的不重复的骂我弟,怎么的不争气?怎么的出息,一直到他骂够挂了电话位置,也不会忘记我是怎么在他挂掉电话后的半夜里,痛哭到深夜的。
再说这些的时候,我母亲是没有出现的,她在我经历这些的时候永远是沉默的,所以我给自己立愿“不要随意生孩子,不要随意让第二个人掌控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