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儿时的年味,比如我。
一 年味 是姥爷炖煮不迭的身影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块肉;二 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是才读幼儿园小班的侄子最近学的儿歌,倒挺应景的,也挺写实的。
难怪有人说,不是过年少了年味,只是你不再是过年最开心的人。
心思纯简的孩子,依旧盼着过年呢。
因为过年,对于孩子来说就意味着一次舌尖上的盛宴啊,况且还要连绵一个多月呢,从一锅熬得浓稠鲜甜的腊八粥开始,到吃完正月十五最后一枚芝麻香四溢的软糯元宵,小肚皮早就撑得圆鼓鼓了。
就连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也能淹没在“大过年的”、“明年努力”的包容中,怎么能不爱过年呢。
对于我来说小时候,每逢春节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外工作一年的姥爷会拎回公司发的各种福利:碗口大的螃蟹、肥硕的大虾、天福号的肘子以及各种粗粗细细的香肠。
这还不算完,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硬水果糖,软棉花糖还有义利的巧克力糖,有时候为了喜庆,还会特地买一种元宝形的巧克力。
也正是从姥爷回来开始,家里才真正有了过年的味道。
暖气的锅炉,平时冷冷清清的,这时却热闹得很:一边炖着肘子,汤汁翻滚着;另一边熬着鱼鳞冻,看着一片片的鱼鳞渐渐和汤汁融为一体。
可是这还不够用,姥爷便把一个破旧的小炉子也生好火,用来炖那条邻居送来的七斤大白鲢。
好肉不能等啊,鱼呢就吃一个新鲜,所以得赶尽炖。
姥爷很喜欢边炖肉边和我们分享他的美食见解。
据说他吃遍了北京大小有名餐馆,虽然我一直觉得,姥爷做得饭也没多好吃,但还是被他这份对吃食的执着感动了。
姥爷爱吃,更喜欢为了家人折腾出各式各样的美食。
熬煮炖,这是最花时间的烹饪手段,也是姥爷最喜欢的烹饪方式。
现在想来,也许是他离开家太久了,好不容易回家团聚,又不善言辞,只能守着大大小小的锅子,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把汤汁从清水熬得油亮鲜活,把调制好的滋味一点点熬进每丝肉缝里去,当我们夹一口软糯的猪肉入口的一瞬间,才能有机会读懂他想告诉家人的那份惦念与歉意。
那时候的人对家,对家人,对节日都很认真。
认真到即使姥姥姥爷两地分居生活了将近四十年,还能不离不弃,相伴到老。
虽然难免吵吵闹闹,虽然姥姥总说姥爷不够贴心。
但每到过年,看着姥爷为一家人操劳的身影,闻着那一锅连着一锅芳香四溢的鱼肉,就明白了,姥爷的心里,家、家人永远是过年最重要的年味。
年味,本就是人心里的滋味,融合色香味,调和了时空,最终都化在感情里了,有情才有味。
儿时的年味,总有一抹,是属于姥爷的。
他让我懂得,过年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味道。
二 女孩子的年味,从一件新装开始
在老家有句顺口溜,专门在过年的时候拿出来:“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就是说,到了年关,女孩子们要打扮起来了,所以一套从内到外崭崭新的装备也要早早准备起来了。
为了能够在走亲戚时脱颖而出,无论为了过年多忙多乱,我妈总会特地空出一天,带我进城买新衣。
从零零碎碎的袜子、头花,到最难抉择的外套、鞋子,为了找到一件喜欢的毛衣,可以和老妈逛上几条街。
女孩子的挑剔在这一天简直发挥得淋漓尽致。
到了最后,偌大的商场也禁不住我们来来回回的巡视,几趟下来,已经对商场里的物品如数家珍,便在心里排列组合,拼凑出一组最佳选项。
这是极其挑战智商与体力的一天,可是最后能够抱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坐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即使四肢早就酸麻异常,但想象着大年初一那一天,穿上自己千挑万选的新衣服那一刻的欢喜,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女孩子对美的追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我不知道。
但就这在一次次的新年选新装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穿梭在色彩缤纷、款式各异的服装中,费尽心力地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一套衣服。
就像童话故事里为了参加王子晚宴而准备盛装的灰姑娘,让我在一次次的新年中脱胎换骨,慢慢成为了那个最期待的自己:从最初妈妈青睐的喜庆大红色到只为叛逆却并不适合的大绿明黄,再到简洁的黑白灰。
作为女孩,过年,除了在那些酸甜苦辣的舌尖美味,漂亮的衣服,钟意的色彩,是我念念难忘的另一种年味。
那是儿时过年必经的一场历练,伴随着喜庆与成长的祝愿,最终融入到我的血脉里。
儿时的记忆里,年味最浓的一处,绝对在此,那是属于我,独一无二的年味。
三 铜臭味,说到底也有人情味
对于孩子来说,最期待的年味因为是钱味了,哈哈哈哈。
压岁钱啊,虽然说得俗气了有股铜臭味,可是谁不爱闻呢?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最喜欢跟着姑姑家的两个哥哥东串西遛,皮得像只猴子。
过了初一,大人都忙着走亲戚了,没人管了,我们小三只就凑到一起商量着去哪里玩。
两个哥哥说去姑姑家,姑姑家有好吃的,还能拿压岁钱。
到了哥哥姑姑家,隔着哥哥叫姑姑,果然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有一段安安静静看电视的记忆。
隔了很久,姑姑才从里屋走出来,把三个红底金字的大红包分给我们。哥哥自然是欢喜极了,我也有点受宠若惊。
回到家忍不住和妈妈炫耀,结果被妈妈骂说不懂事。
后来慢慢知道了,压岁钱很多时候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而且很多大人为了图个吉利,会老早就去银行换了全新的票子,按照亲戚小孩的人数准备好。况且那时候,大多数人家的经济并不宽裕。而我,这个非亲非故的小孩的压岁钱,人家可能根本就没准备。
但那位和善的姑姑,还是东拼西凑之后,给我用一样的红包包了厚厚的一个,和两个哥哥从外到内全都的一模一样。
也才有了,我和哥哥们一起打开红包,从里面拿出压岁钱的那一刻的快乐。
所以,我一直都感谢面对不请自来的我、没有把我看成故意捣乱的熊孩子的姑姑,她没有厚此薄彼,而是努力呵护了一颗稚嫩的童心。
那是有关儿时年味,最温情的回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被呵护的感动。
当写到最后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也许年味也是一种接力棒。
我们从长辈从温暖的他人那里收获的年味里的感动与爱,也要传递给更多的人。
只有这样,年味才会越来越浓,才会绵延不绝。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