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ips】:
重点内容
有争议
“礼”、“礼记”、“礼经”、“周礼”、”周官“等名词的含义在先秦至东汉时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三礼》的内容比较难读,导致大家往往搞不懂《三礼》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一、《三礼》之名产生的过程
《史记·儒林传》说:“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生最本。《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
西汉时,只有高堂生所传的《士礼》,此时《士礼》又被称为《礼》或《礼经》,也就是后世认为的《仪礼》。《汉书·艺文志》著录《礼经》,也仅指《仪礼》,《礼记》在百三十篇之记中,《周官经》别附于后。因此,西汉时人,仅认《仪礼》为《礼经》,在“三礼”中的位置最高。而现在所称的《礼记》,是指西汉戴圣所编的四十九篇《小戴礼记》。十九篇《礼记》与之前的十七篇《礼经》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后起的四十九篇《礼记》的名字便替代了原来的十七篇《礼经》,《礼经》变名为《仪礼》。
《周礼》之名在先秦至东汉时期也发生了变化。先秦时,《左传》中常提及的《周礼》,可能是周公的旧典,不一定是今日的《周礼》。现在的《周礼》,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称为《周官》,班固在《汉书·艺文志》称为《周官经》,隋唐《汉书·艺文志》的颜氏古注中称为《周官礼》,东汉荀悦在《汉纪》中称为《礼经》。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更名为《周礼》。
因此,关于“礼”的著作便有四十九篇《礼记》、十七篇《仪礼》与《周礼》三种。后来郑玄为三个著作作注释,因此便有了《三礼》之名。
二、分述《三礼》的成书过程、内容和注本
(一)《周礼》
1.成书过程(有争议)
(1)成书时代:
《周礼》在西汉时期是突然被发现的,没有师承关系可考,先秦文献也没有提到此书,因此《周礼》的成书年代是有争议的。历代学者为此开展了旷代持久的争论,形成了不同说法,包括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王莽伪作说等。今天多数学者认为《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
(2)成书过程:
最早发现《周礼》的记载,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
贾公彦《周礼正义序》载:“《周官》孝武之时始出,秘而不传”;“既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孝成皇帝,达才通人刘向、子歆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录》《略》。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
《周官》直到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献才发现,并加以著录,东汉初注家蜂起。到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之作注,《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
郑玄《周礼注疏序》云:“世祖以来,通人达士大中大夫郑少赣名兴,及子大司农仲师名众,故议郎卫次仲,侍中贾君景伯,南郡太守马季长,皆作《周礼解诂》。”
关于《周礼》的成书问题,是历来经学家争论得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约有五种说法:
①汉武帝时发现(唐贾公彦《周礼义疏》序《周礼》兴废引《马融传》)
②汉代河间献王所得(《汉书·河间献王传》)
③汉代河间献王时李氏所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引或说)
④与《古文尚书》等同时发现于孔壁(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曲礼篇》引汉郑玄《六艺论》)
⑤与《逸礼》同为孔安国所献。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认为四、五两说虚妄,不足凭信;一、二、三说也参差不同。
2.内容
(1)共六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百工》(已亡佚,补以《冬官·考工记》)。《周礼》记述官制的书,在每个系统下面分设若干官员,并分别记述他们的职责。
(2)内容的真实性(有争议)
关于《周礼》的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成为聚讼千年的公案。《周礼》成书时代和过程的可疑之处已见上文,关于《周礼》内容的怀疑,吕思勉在《经子解题》中认为不出三派:
①《周礼》内容非常详密,只有周公才能做到。
②《周礼》内容过于烦碎,不能实行,因此不是周公所作。
③是周公所定,但并没有实行,或者是因为立法必须详尽,但实行的时候可不必一时尽行。
汉武帝曾说《周礼》“渎乱不验”,何休认为是六国阴谋。吕思勉认为,”渎乱“是指《周礼》有杂凑之谓,正指其矛盾之处;”不验“是指《周礼》的内容与群经不合;而《周礼》与《管子》这种道、法、纵横诸家之言类似,因此何休称为是阴谋之书。因此《周礼》与《礼经》,没有干涉,也并非成周旧典,“盖系战国时人,杂采前此典制成之。”但《周礼》亦有其宝贵之处,即“此书虽然渎乱,但必皆以旧制为据。”
李学勤在《周易溯源》中也指出:“《周礼》是西汉早年重新出现的先秦旧籍,本来是很清楚的,但此书在汉代已遭一部分学者排斥,后世怀疑的人更多,甚至以为是刘歆伪作。清代以来,一些著作进行了细密的考证,如汪中、陈丰、孙诒让、刘师培、陈汉章等,提出许多证据说明《周礼》的可据。”“实际上,凡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学者,尽管对《周礼》如何诟病,他们的作品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引据《周礼》,罕有例外。近几年,由于金文研究的进展,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周礼》的价值。”
3.注本
(1)旧疏皆好:贾公彦《周礼注疏》
(2)清人新疏:孙诒让《周礼正义》
(3)初学者、爱好者:林尹《周礼今注今译》
(二)《仪礼》
1.成书过程(有争议)
西汉时,高堂生所传的《士礼》即今之《仪礼》。关于《仪礼》的作者问题,在古文学派中,认为《仪礼》和《周礼》都是周公所作(参见贾公彦《仪礼疏》);在今文学派中,认为《仪礼》是孔子所定(参见皮锡瑞《三礼通论》)。
2.内容
(1)共十七篇:《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
(2)关于《仪礼》的完缺问题有争议
古文学家主张《逸礼》是汉武帝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的壁中,虽然《逸礼》现今已佚,但《逸礼》三十九篇可信,因此认为现存的《仪礼》十七篇是秦火的残余;今文学派主张十七篇已经是所有的《仪礼》(邵懿辰《礼经通论》)。但此问题因《逸礼》已佚,所以无从考证。
3.注本:
(1)旧疏皆好:贾公彦《仪礼注疏》
(2)清人新疏:胡培翚《仪礼正义》
(3)古书的事例散见各处,比较难读,可以读以类别来编次的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江永之《礼书纲目》。
(三)《礼记》
1.成书过程
(1)成书时间和作者:在《三礼》中,《礼记》的成书最晚,为西汉戴圣所编纂,共四十九篇。
(2)小戴所作《小戴礼记》是否是从《大戴礼记》中删除一部分所得的?(有争议)
最早的目录书籍《汉书·艺文志》中只有“《记》,百三十一篇”的记载,班固注:“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东汉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此时开始分别二者的篇数。
①《小戴礼记》是从《大戴礼记》中删一部分所得。
a.开始有小戴戴圣删《大戴礼记》而成《小戴礼记》的说法。
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引晋司空长史陈邵《周礼论序》说:“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后汉马融、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听叙略,而行于世,即今之《礼记》是也。”
b.开始有小戴删《大戴礼记》从四十六篇被马融增加三篇变为四十九篇的主张。
《隋书·经籍志》:“汉末,马融……又定《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
②《小戴礼记》不是从《大戴礼记》中删一部分所得。直到清代,学者们才开始力驳小戴删大戴的话。
a.马融增加三篇的看法不可靠。戴震认为刘向《别录》已说《礼记》四十九篇,小戴弟子桥仁已撰《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则马融增益三篇的主张绝不可靠。
b.《小戴礼记》其实正合《大戴礼记》的篇数。钱大昕认为《小戴记》四十九篇,《曲礼》、《檀弓》、《杂记》皆以简策重多,分为上下,实止四十六篇,合《大戴记》八十五篇,正合百三十一的数目,所以《小戴记》并非删《大戴记》而成。
2.内容
《礼记》读起来比称为“经”的《仪礼》更有意义,所以后来就升格为“经”,而且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之一。今天用来了解先秦的社会习俗也极有用处。
《礼记》一书的内容,梁启超在其《礼记题解》中分为五类:
①通论礼意和学术思想的,如《礼运》、《经解》、《乐记》、四十《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裘记》和《缁衣》等篇;
②解释《仪礼》十七篇的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和《丧服四制》等篇;
③记载孔子言行或孔门及时人杂事的,如《孔子闲居》、《仲尼燕居》、《檀弓》和《曾子问》等篇;
④记古代制度礼节,带有考证性质的,如《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间丧》、《文王世子》、《内则》和《少仪》等篇;
⑤古代格言的记录,如《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一部分。
3.注本:
(1)旧疏皆好:孔颖达《礼记正义》
(2)清人新疏: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
(3)初学者、爱好者: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
参考材料:
[1]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版。
[3]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岳麓书社,2010年版。
[4]徐喜辰,《说》,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三期。
不读不懂,多读多懂,不懂处渴望请教,读懂处期盼交流。望减少疏离和孤独感、获得相对意义的快乐。
愿,吾道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