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群里有同学扔出一个话题,钱的多少与幸福感的关系,立马有同学说,有钱就有幸福,没钱什么都没了,很现实,说出这样的观点也是需要勇气的,大多数时候人们习惯了说些冠冕堂皇的桌面话,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敢直抒胸臆,于是乎,在拼命透支健康的人说健康第一,在无底线捞钱的人说钱财乃身外物,终日流连娱乐场所的人说陪在亲人身边一家团聚好幸福……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确定一下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年龄层次,对于幸福的感悟也不尽相同,一份好工作,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乖巧上进,父母身体健康,这些都被概括在幸福的范畴里,甚至是饥饿的时候吃了一顿可口的饭菜都会觉得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感只停留在精神层面上,还可能持续不了一会儿,因为,人心难以满足,豪宅,名车,高档消费,无尽的索取。
很多人都说,大家都这样,没办法,身不由己啊,于是想到了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那是人为的悲剧,后来电视上教人逃生的节目里,就有招教你在汹涌的人流中怎样避免发生踩踏:随波逐流!不要停下来!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置身那样汹涌的人流中,不随着人流走,你会被踩踏,千千万万的脚步踩着你,越过你,你会死的很难看。
所以说,真正觅得幸福的人是为数不多的愚人,他们没有过多的渴求,容易被感动,容易满足,他们避免踩踏的方法是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他们更喜欢和在乎的人独处!不一定要求物质上的丰盈,种点瓜果蔬菜,闲时静看云层聚散,夕阳西下,幸福就那样唾手可得!
有些人要说了,这年头没钱你就抬不起头,低着头做人还有幸福可言吗?其实这社会的环境还算稳定和谐的,只要你不懒,付出都会有收获,足以维持一份虽然平淡却有滋有味的生活。
不排除意外和疾病的发生,这时候钱的作用会突显,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我们经常会面对的境况,因此,我们从不拒绝努力,全力以赴的努力,为所爱的人,为自己,为幸福可以诠释的更加从容和久长。
给孩子们买过一本书《你在为谁读书》,我看了两遍,这本书将幸福定位到更加博爱的层次,是我所达不到的层次,仅搜来几个小标题就足见非凡了:幸福首先源于内心的富足;幸福在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幸福是与天地精神往来!
无论多么现实,还是多么博爱的观点,我们都无权评判,人生苦短,乐天知命,拥抱各自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