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儿是近几年流行的心理学名词,所谓的内在小孩并不是指我们的内心真的住着一个小孩儿,而是我们的次人格。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负面的事情,由于年幼时的我们心智还没有成熟,那些负面的事情已经超出了我们自身的认知和承受能力,导致我们的情感受到了挫伤,形成了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的一部分,而幼小的孩子是没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伤害,我们虽然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但是内心仍旧需要一个小孩子才会需要的东西,因为我们在幼年时期没有被很好的满足,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很容易深陷痛苦之中而选择逃避责任,当我们的内在父母和我们的内在小孩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矛盾和焦虑,内在的父母要我们遵守规则,内在的小孩又很想摆脱那些教条的束缚,活的轻松自在。
记得年幼时的我很喜欢小孩儿,每次在外面看到别人家小孩儿,都会忍不住想要摸摸和逗逗,但是当我开始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小孩儿了,直到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孩儿,但我对小孩儿的态度仍旧很冷淡。我知道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压抑了许多情绪在心里面,长期的压抑让我的心态出现了异常,我已经没有心情喜欢小孩儿了,这些情绪需要被看见,需要被接纳,也需要被呵护。
内在的小孩儿也并非不能被治愈,关键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因为心理疗愈也需要家人积极的配合,这个条件就是在主里过圣洁的生活,只有过圣洁的生活才能够得着释放,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毕竟都不一样,也都有必须要面对的现实,现实生活难免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这也是许多的心理疾病无法被彻底根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