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看杂志了?

每天都会抽出一段时间来看书,看的书比较杂,有好看的小说和故事,有类似心灵鸡汤一样的励志书,有跟工作内容相关的书,还有一些迫不及待找来却放置了很久都不曾拿起的书。当然还有一些杂志……书的资源多一点儿,杂志的话,是因为最近看了一个叫“小川叔”的公众号,他讲到自己每月规定要看够14本杂志,这也勾起了我疯狂买杂志和看杂志的那些青葱岁月。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是很爱翻阅杂志的,不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翻看各种杂志,还经常流连于校门口的小书摊儿,掏一些《看电影》《科幻世界》《花溪》等杂志拿回去看。临毕业整理东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书架上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杂志占满。不知道该如何安放,后来认识了同一个楼层的小姑娘,她正好低我一届,就把一部分杂志送给她看。剩下的一部分,我则是把它们一摞摞搬到班级组织的公益售书摊位,一块钱一本得处理掉,获得的收入全部捐给希望小学。

近来不怎么看杂志了,也许是感觉自己关注的一部分公众号就替代了杂志的功能,所以也无需花钱购买。只是看多了公众号文章之后,发现很少有能够让自己得到提升的文章。想来,毕竟一本杂志的诞生是经过记者、编辑、美工、摄影、主编等一个专业团队的配合完成的,光是这层层工序就保证了它的品质。而现在一篇公众号文章往往会紧跟热点刷流量,看过之后觉得不管是语言风格还是内容评判都大同小异。

也许有些文章就像烈酒一样,让你灌下去之后感到爽快无比,可是喝多了,对于身心并没有好处。而即使遇到几个比较心仪的作家,长期追着她/他的文章看下去,也会觉得每天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看多了也会腻歪。因为你已经非常熟悉她/他的套路,甚至熟悉他们文章的语气、用词、排版风格……长此以往,思维方式会随之变得比较单一。

如果看一本出版多年的经典杂志,则会不同。别的不说,但说《读者》这本杂志。虽然作为一本大众杂志,它存在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我最早看它,是在初中。上了大学之后,就对它嗤之以鼻了,感觉大学生应该读点更深刻的书或者杂志。因此,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买过《读者》。

只是偶然翻起一本来看,里面很多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有冯骥才的、张爱玲的,还有翻译自国外的作品……一看吓了一跳。更让我心里一冷的是,我拿起来读的时候,竟然觉得有很多是久违的好文。想想在大学时期对它的不屑,再到工作几年之后对它的再度喜爱。这期间的变化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这几年,我的积累太浅薄,甚至还不如在学校期间的水平。

想想这些,不觉深感内疚。本来杂志就是见证一个时代发展的载体,就算是每天被碎片化的信息包围,可是在一些优质的杂志里还是能够感受到时代的体温和质感。可是显然,杂志所提供的养分已经被我忽视太久。

最后,也向小川叔学习,读好书、读好杂志,感悟文字的魅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5,011评论 9 209
  • 韶华易逝春无踪, 落红不见绿正浓。 我欲添景缺东风, 君可助力到江东。 写作契机,春花已逝,夏绿正浓。本人经营一家...
    福满多_f2e7阅读 3,405评论 7 33
  • 郡妈出差,没有了了视频联系,郡爸我足足留守三日,等待着前方我是黄河我是黄河的王成同志的讯息。失联,继续失联...
    石筒子阅读 2,338评论 0 0
  •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府举行宴会庆祝元宵节,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有一段精辟的评论,她认为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用现...
    生于十月阅读 4,064评论 2 8
  • 我的爷爷已经八十四岁高龄,而且从小身患残疾,虽然这样,爷爷依然是我最敬重和佩服的人,他身残志坚,热爱学习,善良,明...
    照亮Br阅读 2,444评论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