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府举行宴会庆祝元宵节,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有一段精辟的评论,她认为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满满的都是套路。贾母的批评,的确一针见血。无论是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还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小说,都与爱情这一主题相关。有异的只是男女主人公身份地位的转化以及作者的不同。
先从贾母的观点说起,她的理由是:“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这就指明小说中小姐的身份与行事不一,大家闺秀不可能做出越礼的事情。接着又进一步从家庭环境指出这类小说情节的荒谬:“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贾母出身金陵史家,她自然知道围绕在小姐身边侍候的丫鬟仆妇一大群,不可能只有一个随身丫鬟,所以她认为这些小说都是谎话连篇,并指出作者写这些小说的原因:嫉妒或取乐。
不得不说,贾母很有批判眼光。《红楼梦》出现之前,有关才子佳人故事最有名气的就是《西厢记》和《牡丹亭》了,而这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大家闺秀,官宦人家的小姐,崔莺莺爱上了书生张君瑞,杜丽娘爱上了进京赶考的柳梦梅,两人身边均只有一个丫鬟红娘、春香,人物的出身和行为与贾母的批判一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小说出现,并且很吸引大众?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古代作家多为男性读书人,而从元代开始,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位于娼妓之下,乞丐之上,当时就有“九儒十丐”之说,既然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可,只好在作品中寻求归属感,以大家小姐的青睐来显示自己的不凡,并以此来提高自己,获取认同。这也许有一些文人的“酸葡萄”心理在其中,而把小姐的行为写的如此不堪,是不是对大户人家也有讥讽之意?可能就是贾母所说的嫉妒心理吧。而从读者也就是受众者来说,广大市民阶层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和审美要求,这些作品对弱者的同情,对美好自由爱情的追求,迎合了大众的欣赏趣味,也是它们经久不衰,一直流传的原因。
反观如今的爱情小说,尤其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小说,实际上也是一个套路;“霸道总裁爱上我。”与古典小说对比,男女主人公的地位发生了转化。女主人公出身一般,要么是家道中落,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受后母算计,总之,不再是富家女,身世可怜,富贵而又多金的男主人公,身为CEO,放着门当户对的白富美不要,偏偏看中了傻白甜,两人历经重重阻碍和磨难,终于获得幸福。想必这些小说的作者,应当大部分是小女生吧?因为小女生心里才会有五彩斑斓的爱情梦想,而男性一般会比较成熟,看重现实甚于理想。而这样的故事内容,既符合灰姑娘遇上白马王子的传统模式,又给了出身普通却心比天高的年轻姑娘一个美好的希望,同时弥补了现实中一部分人爱情不圆满的遗憾,所以拥有一大批粉丝,深受大众追捧。
总之,不管是古代的男弱女强还是现代的男强女弱,爱情小说一直很有市场。尽管它是一个套子,可有人却心甘情愿钻进去,但是还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沉迷于套路中不可自拔。试想,如果自己不努力,不变得更强大,爱情怎会来敲门,又哪里来面包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