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读《奶蜜盐》第104页《了解生命的“复演”,让孩子自然地生长》时,我们一家三口深刻体会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本能需求与情感发展。书中提到,在4岁之前,孩子复演的是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这一阶段,他们展现出动物性的一面,对食物、安全、呵护、温暖、疼爱等本能需求有着强烈的渴望。父母的角色,便是在孩子身边提供精心的照料,以确保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
家庭共读奶蜜盐
这让我回想起暑假期间,女儿将侄女养的金毛狗带回家中。初到新环境,狗狗显得有些不安,只有在我们房间才能安心入睡。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适应了新家,但依然喜欢在我们或女儿的房间附近休息。每次我们回家,它总是热情地迎接我们,用它的身体语言告诉我们,它需要我们的抚摸和关爱。
开学后,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忙碌,我们不得不将狗狗送回侄女家。国庆假期,我们再次去看望它。尽管已经一个多月未见,但狗狗对我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它依然飞奔而来,渴望我们的拥抱和抚摸。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与四岁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情感需求何其相似。
相比之下,大一点的孩子在久别重逢时可能会显得腼腆,而我们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会如此热情地表达情感。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理智脑逐渐发育,他们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表达。
然而,人的大脑比动物的大脑更为复杂,对情感的需求也更为丰富。因此,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孩子的需求,用爱去满足他们,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正如书中所说:“爱对了,孩子就对了。”
通过这次与狗狗的重逢,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以及作为父母在满足这些需求中的重要角色。我们将继续努力,用爱和关怀,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狗狗飞奔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