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静心写些什么了,一是以前写太多材料,工作环境的改变让我感觉不用写文章是种解脱,二是自己太懒,除了给孩子指导写作以外,真心就没有好好组织书面语言的欲望。
正巧上午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参加了Amy老师关于高质量亲子陪伴的分享课,在听课的过程当中反思了一下,回来理了理思路,决定把今天的所学所感当做2019年第一篇分享文的主题。
回想童年时光,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陪伴我的时间并不多,有效记忆也十分有限。因此,当我有了孩子以后,三不五时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参与他成长的每一步。然而,大人们似乎总有自己合情合理的借口去懈怠,或者忙或者累,来争取自己的独处时光。
就拿这两天发生的事来说,我感冒在家卧床,孩子放学回来想和我一起画画,于是呢,他搬来了图画书、铅笔、画纸等等必备的工具,在卧室床头柜安置好,拿着小椅子坐在我枕边。在画的过程中,孩子每一次选择图画主题前都征询我的意见,让我来选择样图,两个人画完一起对照原图评分数,看谁画的像。说实话我当时头晕晕,画得很敷衍,孩子时不时鼓励我,就这样前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当下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孩子过来主动寻找陪伴似乎天经地义。但现在想一想,这不就是孩子所期待的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吗?只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来争取到我对他高质量的陪伴,并且客观上迁就我。但整个过程中,孩子并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也没有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而我从头到尾都没离开过床,并且很开心、很放松的跟他度过了这段时光。
如果每次陪伴孩子,我们都能放下手机,倾听并尊重孩子的需求,尽可能创造让双方都舒适的环境,带着期待的心情投入到这件事当中,观察孩子细微的变化和成长并加以鼓励,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又有何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