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量过腻饮食,
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
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幼儿脾胃弱,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百病丛生。
很多家长平时不怎么给孩子吃主食,而是给孩子吃很多的肉。
大家有没有想过,主食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主食?
顾名思义,它是我们人最基本的需求。
脾胃属土,而所有的五谷都是黄色的,与土地都是一种颜色,正所谓五谷生津,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家长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就有很大的误区。他们认为米饭里没有营养,而肉才营养,肉里面含有的主要是油脂和蛋白质,他们认为蛋白质才是营养。
而事实上一个人一天对于蛋白质的需求是很有限的,营养学家说过一个鸡蛋就足够供应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多余的蛋白质吃下去就会变成毒素——人体接受不了需要排出来的东西在广义上来讲都是毒素。
这个时候孩子要不了那么多的蛋白质,而且还需要耗费能量和气血去把它排出来。
加之当下的肉含有过多的激素、化学残留物等很多不好的东西,这也是非常伤害孩子的身体功能的。
我接触过很多小孩抽动症、疝气、顽固湿疹的病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家长都会给他们吃很多的肉类,鸡腿一次吃两个。这样的孩子脾胃一定会被搞坏。
为什么会坏呢?除去前面讲的肉提供不了人体的基础营养外,还有能量场的问题。
脾属土,土是什么?从五行能量来说,它需要土的能量来补充,五谷才是得土气最全的。你不给他吃主食,光给他吃肉,他的脾胃能得到土气吗?
2
脾胃功能不好,
是因为在压力下吃饭
还有一种孩子的脾胃功能也不好,就是有压力的情况下吃饭的孩子。你追着孩子喂饭就是在给他压力,他在很憋屈的一种状态下吃饭。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古人在吃饭的时候不主张管教孩子。
孩子在一种压力底下被逼着进食,边哭边吃,这样不光造成孩子的脾胃功能差,还会让他整个的身体出问题。
造成的不良结果有诸如:疝气、肠篓、贫血、发育迟缓、脂肪肝、心跳异常等。
这些问题说到底都跟脾胃虚有关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再次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一听到脾虚、气血虚就联想到加强营养。
《红楼梦》里,贾宝玉生过大病之后,贾府让他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清粥小菜。病后反而不给进补,不给有营养的吃,这是为什么?
像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他们深谙养生之道,知道孩子在生完病,身体还处在虚弱的情况下,根本消化吸收不了那么多的肉和滋腻的东西。
给他能吸收的,让他的脾胃在轻松的状态下慢慢恢复功能。这其实是一种顺应生命的思维方式。咱们当下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全部是最简单粗暴的。
3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民间有一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孩容易食积,一旦食积就容易感冒。还有的小孩容易得热伤风,其实就是穿多了,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和老人一样是脆弱的,于是就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
还有很多老人带孩子喜欢拿自己的体感温度去衡量小孩。其实小孩阳气旺,属于纯阳之体,你看冬天小孩都不烤火,只有大人才需要烤火。而且孩子生性好动,穿得过多就更不能散热了。
4
现代有种说法,
孩子喝太多甜饮料会容易得白血病
当下的孩子把甜味饮料当水喝,甜的东西入脾,甜多了就会引起脾的亢盛和失调,也间接影响肾的功能。
现在有一种说法,孩子喝太多甜饮料会让孩子得白血病,除了饮料里有很多化学合成的糖分之外,说到根本还是“脾克肾”。
孩子把那些甜的饮料当水喝,肾的功能必定受克制,肾主骨,而白血病是骨髓的异常,都有连带关系。所以五味不可偏胜,怎么能把甜饮料当水喝呢?
5
生活观念改变了,很多疾病都在提前
现在的孩子智力开发的太早了,两三岁就开始送去早教、幼儿园里学英语识字,学这个,学那个。
思伤脾,人一思虑身体就会郁结。孩子正在生发之时,一思考他当然会“瘀”。
除了情绪之外,饮食过多,长期的食积也会造成瘀血。瘀血症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康。
一般来说瘀血症是大人才会得的,生活观念改变了,很多疾病都在提前。
其实家长都是出于“爱”才造成这些问题。让孩子多吃多穿少动,是出于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早就去学习知识,也是出于爱。
每当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好聪明,一岁就唱歌,两岁就识字,多好啊,于是就让孩子早早去学很多东西。
古时候的人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古人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孩子聪明。古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熟,因为古人都是”道”的思维,希望顺其自然。
6
现在生活优越,吃了高品质的饮食还有丰富的夜生活,子午流注12时辰养生法晚上7-9点是肾经当令,此时睡觉,肾气充足,人就精神,正气充足也不生病。但是很多父母睡觉晚,孩子也跟着睡得晚,肾气衰弱,邪气入侵体内,便会生病。
“难道我会害自己的孩子?”
“最可怕的就是你害了,却不知道。”
大家应该静下来,仔细看看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在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 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
幼儿脾胃弱,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百病丛生。
有时我们劝一些家长,特别是长辈,少给孩子喂一点,少穿一点。他们常会反问一句:难道我会害自己的孩子?
人若走入歧途,走得越卖劲,错得越远。同样,如果对孩子这份“慈爱”走入了误区,那么,爱之越切,伤之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