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鼠鼠木
我读书不多,但也坚信着读过的书终会转化为某种东西,融于生活中,在漫长的未来发挥它的作用。毕竟,人的一生始终要相信一些事,从而坚持一些事,看到春暖后的花开。
一直不清楚,所谓的好书究竟是哪一类书,究竟为什么被奉为经典。我认为被大众接受的东西才会走到最后,才会不被时间消磨。
那么好书,在我理解来,就是公众感到有意义的书籍。
但是公众从来都是大多数而不是全体,公众认为的好书对于我们而言并不一定都认为有价值。在这个层面上,就读书的个体而言,哪本书能够带给你震撼,那这就是好书,就是值得自己珍藏的书。
个人意义上的好书,能够让自己去感受到不同,从而去思考一些东西,这样才能留下印记,真正意义上的完善自己,而不是看过之后毫无印象。
这种震撼,或许是某个人与众不同的形象,或许是对于公众舆论的探讨,对于社会良心的发问……
要注意的是,当出现这种书本描写和自己已知的内容不同以及和自己已知的内容相同,但是这种描述却无比精准让自己忍不住兴奋或发颤的状况时,那么我想,这本书选对了!它会对你产生帮助。同样,或许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阅读同一本书,那么自己所得到的高潮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这是我的猜测,因为还没有亲身经历过)。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月亮与六便士》
这样的一句话,看似很平常是吧。但是为什么我会摘出来呢?
原因大致如下: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但是我总是希望那个我认为很好的人能够很完美,但是结局往往不是如此。人性是很复杂的,是很多面并存的。正如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所说的那样,一位慈爱的父亲可能又是一个刻薄的老板,一个满腔热忱的国内改革家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掠夺人性的对外侵略者。
在这个角度,能很好的引出我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意思:一个好的作家或社会学者,是能够很好的刻画出大众心里那些不清不楚却又存在着很强逻辑性的某些道理的。拿我来说,我这个很生涩的写手就不能很完美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就很一般。即便脑海里有很完整的画面构想。
“最后,正如同宫廷里的弄臣赞颂皇帝按在他肩头的御杖一样,他也为自己有着敏感的良心而异常骄傲。到了这一步,对于那些不肯受良心约束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怎样责骂也不过分,因为他已经是社会的一名成员,他知道得很清楚,绝对没有力量造自己的反了。当我看到思特里克兰德对他的行为肯定会引起的斥责真的无动于衷的时候,我就像见到一个奇异的怪物一样,吓得毛骨悚然,赶快缩了回去。”
——《月亮与六便士》
这段话在不同的人读来有的强烈共鸣,有的感受就一般。
我们每个人的震撼点不一样,而读书,大抵就是发现更多,思考更多,懂得更多,用另一种方式解释自己的过程吧。
对于读书,我从刚开始的不甚理解到逐渐心平气和的爱上读书,感觉自己很幸福,真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容易,所以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