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走过的那些年,距离高考这天已经过去了两年。毕业后的这两年,我只去过我的母校两次,而两次都是陪同朋友去送东西给别人,并非是我自愿。走进大门,沿着那栋办公楼走去,会想起高三那年我经常穷的一分钱都没有跟着熊小姐和七妹混在小店骗吃骗喝,吃一片西瓜,咬一口冰淇淋。恩,想起来都是甜甜的。站在教学楼下看着坐在教室外面的男生,会想到以前班主任也是这样对待那些不听话的同学。反正他们教学模式都是千篇一律。高中毕业我没有参加毕业聚会,我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没有后悔过。我就是一个不会逼着自己做任何内心抗拒的事情的人。每个人都明白合群似乎是社交的一种必要手段。大家都去,你不去会不会就显得你特别傲娇?或者长期下去,朋友也会越来越少。我觉得阿桑一句歌词挺符合我内心的写照: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聚会人越多,人们彼此需要迁就和忍让就更多。无可否认,人是群居动物,所以我们才会那么害怕害怕独处。我是会害怕独处的刺猬。我想跟别人一起找到存在,但是又要保护好自己。大学这几年,我始终不能够学会一个人去吃饭,总觉得坐在那里,会投来投来异样的目光从四处闪到你身上。其实是我想太多,根本没有任何人会注意到我。我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也没什么用。所以如果我们学着做一只狮子,离群索居,深居简出就几乎成为必然,因为远离喧嚣便是摆脱平凡,便是获得自由,从而在孤单之中得以怡然自得。我虽然很早就知道“不合群”的道理,但是大学还是有跟班上的人一起去参加集体活动。所以不合群真的不是我的错,而是因为命太短。像个傻子一样坐在那里,根本就不熟的人坐在一起吃饭,还时不时的问长问短,别扭。我不愿意我就拒绝。
明年的今天就毕业了,我应该会开心吧。虽然我不知道如何确切的找到形容词来表达这两年的感受,但确定的是我就是无感。不喜欢这个学校,也不喜欢这个城市,也没有遇到值得自己喜欢的人,非要让我说出会留恋的事情就是每个周末去跟朋友赴约,去吃各种好吃的甜品和饭。毕竟吃已经成为我不可辜负的一部分。在学校,我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平和相处,不去争夺各种名利之类的。进学校之前,我也参加了学生会,壮着胆子带着五音不全的声音唱了一首歌被录取了心理部门,才发现其实因为这个部门太清冷。所以没有淘汰一个人。之前还庆幸自己多么多么棒。原来并不是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后来就退出了那个部门,只是我懒得去做这些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去占据我有限的精力和不大的脑容量。 在大学这些年,我反正没遇到过一个我至少觉得不错的男生。很多人一直怪我眼光太高,我只想说连一个喜欢我的男的都没遇到过,何来的有眼光让我去打量他。高中就听到有人说起:大学几年不谈恋爱,就等于浪费时间。大多数人都认为谈一场恋爱,在大学里,真的那么重要吗?可能很多人在意的是不是可以到处秀恩爱。我知道的是如果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一见钟情以后,马上会采取行动(我并不觉得做了一些什么爱的死去活来的行动,大多数都是我喜欢你这句话),失败以后,都会很快的速度找到下家并迅速下手。那些对女的一见钟情,他妈的不知道对多少女的一见钟情过。所以我不稀罕跟这样的男的交往,所以我宁愿一直做单身狗。 看着学校秀恩爱的,在宿舍门前卿卿我我的,你可以质疑我是嫉妒你们的爱情,但是我更多的就是瞧不起。一点都不羡慕这些狗日的爱情。对我来说喜欢就是等待和主动。我喜欢你我就会主动,你喜欢我那你就耐心等待。从来不相信任何一件事情可以不劳获取的就可以轻易拥有,那样往往显得不是特别珍贵。所以喜欢一个人就要为那个人多花点力气。总之我哥哥今年等到了他的爱情。如果真的能够在一起,晚一点也别计较太多。 讨论暖男,就像看心机婊一样。反正都是我恶心的这种人,虽然不关乎我什么事。但是我遇到了这样的人,我免不了恶心一下。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人模狗样的在我身边转,也真是够了。如果心态越成熟,控制情绪就可以越到位。我往往做的不够好,对闲杂人等计较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