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容不得化疗再行拖延。所以,一旦病房床位合适,我们就立即做住院准备。
最近的疫情原因,住院前的检查比较繁琐。病人必须要做胸部CT、核酸排查、血常规,陪护也必须有核酸排查项目(最近两天政策还有所放松,以前还要再加上免疫抗体检测)。
为了减少住院当天的奔波,提前一天我们就开始准备。前天下午给老人做了CT及核酸排查。这个核酸检测是第一次见到庐山真面目:检测者二级防护,用一根长棉棒探到患者鼻腔深部,上下左右转动采得样本;然后另一根长棉棒从口腔伸进去到口咽部,转动多次取样。这个过程中,感觉母亲很是难受,恶心、呛、咳嗽,五六分钟以后才慢慢缓过来。
昨天上午先是给陪护者做排查。我给二姨挂上综合科的号,然后陪她过去做核酸排查。二姨对于这个咽拭子采样比较耐受,没有明显的反应。这仅仅是各人的反应不一样,还是母亲身体抵抗力下降引起的反应过度呢?
给二姨的检查做完以后,又发现母亲的检查项目缺少“血常规”这一项。我到门诊大厅借了轮椅,推着母亲去抽血。然后放下母亲,就到住院处办理交费等入院手续。
取得血常规的结果,最后一步就是带着各种必需的材料到病房。护士站办理手续时,发现住院处操作时,把病号分配到了综合病房(排除疫情的必经之路)。一路小跑,到住院处修改科室。
再回到护士站,填好入院各种承诺书,办理好陪护证然后送给二姨,嘱咐她们几句话。至此,老人总算住上院了。
回到科室,坐在工作桌前,不仅感觉腿部发软、腰部发酸。整整一个多小时,马不停蹄,从手机计量发现走了8000多步。
试想,我这还是在医院上班的,对于医院的路况很是熟悉,对于能够节省的步骤尽量已减掉。那么对于普通住院病人,所费的周折、所走的路估计要比我多得多吧?即使如此,为了亲人,咱也必须要承受啊?
逆境中承受,顺境中享受,困境中接受,是心理健康的人所秉承的三种人生态度。
所谓一生顺遂,不过是无论顺境、逆境还是困境,你都能坦然走下去,哪怕有时带着伤和痛,你也能一步一步勇敢走下去。
而这,就是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