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两个写作群,才知道有变现这个词。有能力把自己的文字变成现金,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既然是钱,就没有人不喜欢,更何况,通过写作的途径获得经济上的收入,得名得利。我想,每个喜欢写作的人都希望自己有变现的能力。
我最早的变现,是在17岁那年。那时候青春年少,热情奔放。因为一场初恋,一场别离,一份思恋,写了一首名叫《眼睛》的小诗。本来只是乱写的,却收到了编辑的回复和用稿通知,从此热情和信心倍增。那一段时间,投稿比较频繁,几乎是每周一篇,过稿也比较高。
通过那段经历,我对写作和投稿有点体会。
一、可以在乎结果,不必太看重结果。
很多喜欢写作的人,都是满腔热血地想到某个素材就去写,对于所写的措辞都是特别仔细推敲才用的,所以对于完成的作品就像怀孕一样,喜悦并充满期待。
我们知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万一自己的稿件没有被采用,内心的磐石就会松动,就会怀疑自己果然不是写作的料!自己果然没有能力用文字证明自己!
一次,两次,三次……当投出去的稿件一次次石沉大海,写作的热情和信心就会受挫。如果写作初期一定要经历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石沉大海是常态,万一用稿是状态。可以看重结果,但不能太看重结果。就算没有被用稿,至少还有让人愉快的工作呢!
二、稿往一处发,力往一处使。
初写稿的人,因为第一次投稿受挫,为了给自己多一些鼓励,会留意其他用稿启示。对此,我想给一些个人的建议。
我们的写作,最开始,是因为自己喜欢,喜欢文字的感觉,喜欢把心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喜欢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我们是有灵性的人。最后才发展为,我要拥有文字变现的能力。
这是非常普遍也非常正常的心理,但我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对文字的喜欢。
如果记住初心,就算遇到被拒稿,我们也可以从被拒的稿件中找原因。比如,内容不符合当期的话题?比如,自己的表达不够优秀?比如已经错过了用稿单位的排版日期?比如,编辑是第一次接受自己的稿件,产生的陌生感?
我们在第一次的拒稿中寻找答案,继续努力,争取做到第二次更优秀。
试想,如果对方的编辑第一次拒绝我的稿件,我第二次继续向他投稿,他一定会有些惊讶——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喜欢我们的栏目吗?喜欢写作吗?坚持梦想的人吗?他会第二次,仔细阅读我们的来稿。加入我们的第二次投稿比第一有一点点进步,在编辑看来,我们努力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
如果第二次我们还是被拒绝了,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抱定拒稿是常态,用稿是状态。继续努力写稿,当第三次去投稿,编辑老师就算不用我们的稿件,也会给我们回复。其中不乏对我们坚持的鼓励,对我们稿件的一些建议……这样恰恰就是我们和编辑们增加彼此的了解最好的方式。
如果我们坚持稿往一处发,力往一处使,我们会和编辑老师们交上朋友,也会得到他们最中肯的教诲、点拨,我们也会在某个领域,越写越好。
三、知己知彼,求命中率。
每个人的写作方向和他们的生活经历都是密切相关,大家想写的路线、文字风格也都不一样。怎样让我们的投稿增加“命中率”?我觉得可以记住四个字:知己知彼。
假如我擅长写情感类的文章,可以关注这一类的报刊杂志。我喜欢投稿的那阵子,湖北的很多报纸都设有副刊,里面的类型也比较丰富。于是我经常阅读几份报纸,了解他们用稿的风格。虽然都是情感类文章,我发现,他们是婚恋家庭和青春花絮交替用稿,于是我也根据他们的用稿需要投稿,这样就提高了我投稿的“命中率”。
假如我们投稿之前对这些都不了解,也不屑于了解,我们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
请大家记住:了解用稿方的用稿方向,能大大提高我们投稿的“命中率”。
四、留得青山,不愁没柴。
这句话比较符合我现在的心态。
现在我不急于投稿,因为我觉得我心里没有写作的青山。以前有的那些变现,现在看来都是青山上的一颗小草,太没有生命力。如果我能耐住寂寞,在漆黑的长夜,煎一碗写作配料的汤,慢慢喝,细细磨,储备更丰富的写作知识,留得青山,不怕没柴。
写作变现,需要实力,需要耐力,需要学习力。这些都是我不具备的,但我都可以去追寻。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