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三线城市,远离了一二线的喧嚣和快节奏,本以为不会经历众多的人口压力,可以避免繁琐的社会常态,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随着时代的发展,车辆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硬件”,甚至一家两辆、三辆已经成为常态,车辆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烦恼。
众多烦杂之事中要数车位问题,车好卖,车位却难找。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一套房子占据了半生的积蓄和精力,比较富裕时,或许会购置一个车位,但很少会有人连续购置两个或者更多的车位,这也造成了很多人面临一个难题——有车无地停。
现代社会,小区配置的车位数量还算可以,地上车位与地下车位加起来或许能够满足小区住户数量,但光速发展的社会却将每户业主的车辆数量进行了增加,这也导致了很多业主只能选择一辆车有位可停。
政府对于此问题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增加了大量的公共车位,但相对于日益增多的车辆,依旧是杯水车薪。
生存的城市最近此类事情日益变多,经常遇到业主因无法进入小区,从而将车辆直接停在小区门口,导致后续更多的业主进出不方便,后续矛盾频出,导致矛盾进一步的激化。
其实,在类似事件中,多方元素揉合在一起,才造成了矛盾的诞生。
其一、物业作为小区管理组织,对于小区内车位的规划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小区物业部门一味追求利益化,将地下车位进行出售,地上车位进行租赁,侵犯了业主对于小区共有车位的使用权。
对于共有车位进行收费,造成了业主对此的心理不平衡,一旦拦堵业主次数变多,激化了业主的情绪,也就造成了业主情绪激动化。
其二、业主不合理、情绪激动化的维权意识。
法律繁琐的条款,导致非专业人士对法律认知的偏差,容易情绪化做事。
业主面临被物业禁止进入时,更多的选择则是强行闯入或者车辆堵门情况的发生。此种处理事情的方式,必定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很多时候激化到需要公安机关介入调解劝和。
业主面临车位合法使用权遭到侵害,必定会引发情绪逆反化,在根源上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将此类事情一拖再拖,不断积攒负面情绪,等待爆发的时刻。
其三、政府部门对于车位的调控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物业在管理方面并不是按照合理规定进行小区管理,作为商业公司,它们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统筹小区合理管理。
在面临利益和小区管理上,物业“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利益,这也导致物业和小区业主矛盾得不到缓解。两方追求的目标存在巨大差异,在现实中这种冲突并没有得到融合。
面对物业部门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地方,地方相应管理部门并没有起到绝对的监管作用,以至于物业存在的问题久反映而不处理,使得物业更加“猖狂”。
车位紧缺,不仅是管理问题,更多反映了公共资源紧缺,这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公共资源利用率得不到解决,未来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矛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