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美今天发了条微信给我,“芦笙,我要结婚了,明年我会去杭州哦,你找男朋友没有”,“没有,祝福你”。
微信这头的我看着屏幕上的字,回想起我和小美的初次相遇。我和小美相遇是在2016年11月,是我毕业那年,一个人来到杭州,因为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当时和家里人闹得挺大,在没有经济来源情况下我去做了兼职,我和小美在这次兼职中认识。
我和她当时是搭档,第一次合作,做家庭保洁地推,那次,我们俩合作很愉快不仅拿了提成,俩个人55开,也由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2
小美是个美女,脸型是那种第一眼看,就能让人迷恋上的女孩子,性格很直爽,穿着很潮流。认识小美的时候,她有了男朋友,也就是她现在要结婚的对象,俩人感情很好,大一开始就认识,俩人学的都是服装设计。
俩人郎才女貌,我问小美“你们是怎么在一起的呢,”小美说,当时追她的人很多,不乏高富帅,但是偏偏男生对她特别好。起初,她不当回事,以为男生图新鲜,后来,男生坚持一年多了,日复一日的对她好,只要男生有的,全部都给女生。
小美说,她觉得男生好,所以就接受了。后来,在一起后,男生对她越发的好,很细心。俩人一起兼职,一起学习,只要女生想做的男生都会陪她,小美来姨妈的时候,男生会记得会帮她准备东西,所有的节日他都会记得,是个很贴心的男生。
大学四年,毕业一年,五年终于修成正果,挺好。
3
身边朋友问我,“你怎么还单身啊”,起初,是因为喜欢一个男生八年了,但是在有机会可以走一起的时候,我发现,可能只是一种习惯,一种欣赏。
他是个很讲义气的男孩,很瘦,很喜欢穿白衬衫,很有原则,虽然贪玩但是很有责任感,对于朋友,很重情,对于喜欢的人,很贴心,哪怕自己没有也会给喜欢的人全部,对于不喜欢的人哪怕对方为他做再多永远无动于衷。
也许,爱情里都是如此。和他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我对于男女之情,唯一的体会便是喜欢你的,你怎样都好,不喜欢的你怎么改变都是徒劳,你的喜欢只会是伤害自己的利器。
因为你喜欢他,所以先喜欢的那个人,他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你对他的好,和他在一起让我觉得患得患失,他有时好像离我很近,有时又好像离我很远。
4
以前,总想他如果回头,我一定是满心欢喜的;后来,我发现,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我好像没有从前那么喜欢他,我会去想,我不想和他在一起的理由,喜欢一个人大概就是想和他白头到老,生小孩,你的未来全部有他,而不是只贪图当下的花前月下,和他没有未来。
在想清楚,这个答案后,我开始用这个答案去作为我对于谈恋爱的一个标准。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年代,似乎什么都是谈钱、房子、车子,不否认物质是生活前提的基础,但我希望自己是不要把这些看得太重,当做唯一的标准。
因为,一段感情里,只剩下钱的时候很可悲,毕竟余生那么长。我希望,在我足够成熟、稳定、不再贪玩、懂得责任的时候再去想这些事情,因为一段感情开始的快,如果不会好好维持的话,最后只会心累的结束,有些人洒脱放得开可以开始另一段感情,有些疗伤的时间可能需要很久。
5
某个时刻,我也会期待自己想要找怎样的男朋友,怎样的伴侣,他应该是和我有相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聊得来、和他在一起可以快乐,我们彼此能够有个人的空间,足够的信任对方,在一起后朋友圈可以依然有,但是一定要懂得自己的底线。
他有他的事业,我有我的小生活;我不需要他每天陪着我,也不希望每天24小时看不到他,他可以在外面工作打拼,但要让我不为他担心,我呢,有属于自己的工作,或是自己开的一家奶茶店或是一家文艺书吧,有假的时候可以独自或是和家人或约上三俩朋友去旅行。
我们可以偶尔生活有个仪式感,下班偶尔散散步、看看电影,或是我做好一顿饭等他回来,既不希望自己做个全职太太,也不希望自己做个女强人;既不希望自己变成世界里只有男生的人,经济命脉靠别人给你,也不希望俩个人为了生活,因为年龄到了而将就。
大学的时候,我的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们,女孩子结婚前要足够独立,结婚后也应该如此,你要让自己变成一本书,越读越有味,如一杯红酒,越品回味无穷,而不是如白开水般无味。
如果是你,我愿晚点也没有关系,只有自己足够成熟,才能给的起对方想要的,也不会轻易开始一份感情,轻易结束一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