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家的回归,竟然能延伸到梦里。昨晚,清晰梦见祖母慈祥的微笑着,坐在大门口,仍是满头的银发,笑容依稀可见。我想,这世界,若是又另一番灵魂的栖息地,那隔了一个时空的她,一定也是在深深的怀想我们。只是才计划回家去看看,她就早早在梦里坐在大门口等我们回家。
姑姑们都来了,带着小孙子,带着满车的瓜果蔬菜,还带着亲情的无限延续和渴望。小孩子们在偌大的院落里尽兴的玩,撒欢儿的奔跑,再也不惧钢筋水泥的束缚,这是一种自由的回归。
柴火灶里丢几根辟好的木柴,久经太阳的炙烤,噼噼啪啪的在灶樘里尽情燃烧,将吸收聚集的太阳光充分的发散。不一会儿,一大锅香喷喷的大盘鸡就出锅了,边锅里姑姑拿来的玉米们也纷纷冒着热气,从青绿到甜蜜,让我们尝尽田间地头的美妙滋味。
父母今年春天开辟的小菜园子也卓见成效。土地真的不会骗人,你看,那紫盈盈的九层塔,绿茵茵的小白菜,泛着簇簇白花的香菜,竟然还有几颗黄瓜苗掘强的生长着……植物不会亏待人,土地不会亏待人,就像朴实的父母一样,从不会亏待我们。
有一种野生植物处处可见,我们唤它“羊奶角子”,灰绿色的爬藤,心形的叶子,白色的小花,結着细长细长的果实。这是我们小时候的零食,撕开外面的绿皮,会冒出白色的乳汁,里面是白色的丝和嫩绿的种子。祖母告诉我那叫“羊奶弯弯”,多么好听的名字啊!这便是乡间的野趣,民间的智慧。吃这个要选嫩一点的,吃起来略带甜味儿,还有清香的汁水。这是我儿时记忆里的零食主角。因其生命力旺盛,又是攀缘植物,所到之处便织起了一片绿纱。在我看来,它其实和绿萝一样美丽。刚出土的嫩株还可以充当野菜。到乡下去,学问真大咧!
摘一根父母亲手栽种的黄瓜,咬一口,脆生生,鲜嫩多汁,无公害蔬菜的原生态味道在唇齿间弥漫,真是幸福。好久不见,院子里积水处长满绿苔,杂草丛生,一派荒芜,却因我们的到来而顿生诗意,便不由生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悠远意境了。凉棚下,有燕子筑巢,也有鸽子坐窝,横梁上满是。我们虽不久居,但有这些小家伙们相亲相爱生活在这一隅,也算是一种守候。
角落里有一株小椿树,那儿是曾经的厨房所在地,早就拆除多年,又做了水泥地坪,没想到的是,这一棵蓬勃的小树竟然还活着,招摇在院子的一角。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个黑黢黢低矮的厨房。总是天还没亮,就被祖母抱到灶旁扯风匣,手动助力炉火燃旺。那个时候,小椿树就在水缸旁边,总是一不留神,它就窜的老高老高,当祖母突然发现它长的碍眼了,便随手折断拔去,可是,过不了多久,它又会生出根来,直直的长啊长。好似它的生命没有尽头一样。那时候小,对于灶旁的那一抹绿,我观察过,想象过,但总也不太明白。现在,我知道,它们顽强的生长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门前的那棵桃树也是九死一生,然而,尽管无人理会,也还是欣欣然结满了桃子,就连小小的枝桠也不放过。或许,它知道,我们总会回来的,我们总会看见的。是啊,老家的一切,都满含期待的深情等你回来。
难得清静,午后小憩,炎热难耐,钻进屋里,躺在炕上却阴凉异常,这就是老屋强大的世界。冬暖夏凉,只要你需要,它总能满足你。父母和姑姑们一边翻看老照片,一边拉家常。亲切又和谐,笑声更迷人,不知不觉就会心的笑了。
打后门出去,便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田野,甜叶菊一株株精神抖擞,苹果树上枝枝饱满,果子已被阳光上色,有小半边脸儿娇羞的藏在叶子后面。只待白露为霜,便可出阁了。
青山虽远,但荷锄眼下,归园田居,便可找寻片刻的宁静。回归小院,如同扎了根一样,也可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守候这岁月的次第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