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以前在审计整改这块没有花费很多精力,所以,审计整改的情况一直不是特别理想。今年,审计部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决定把审计整改作为今后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段时间,我在看一些内审书籍,发现大家对“审计整改”这个话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比较不重视审计整改,认为审计问题追踪及整改,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做,而且效果也不一定明显,比较浪费审计资源。不如多去做几个审计项目,多一些审计发现,审计结果会更突出。
但有些人,观点恰好相反,认为需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他们认为审计整改对审计闭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完成整改的审计就不算结束,他们甚至认为“没有整改的审计发现比没有发现更可怕”。
客观上来说,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对树立审计部威信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有的内审人会不重视“审计整改”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审计整改有很多困难。
1.有些审计要求整改的内容不够明确,或者审计建议的内容脱离实际业务,被审计单位无法按照审计建议进行整改,审计整改的推动难度较大。
2.有些审计整改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有些审计问题涉及跨部门协作,或者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管理问题,审计能给予整改的时间不够。
3.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不重视。因为某些原因,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也是内审问题整改困难的重要原因。
虽然,审计问题整改有这么多困难,但我依然赞同要做审计整改,当然,我们也需要兼顾效率、效果。那么,如何能够将审计整改更好落实下去呢?
首先,对需要进行整改的审计问题进行分类。整改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①立刻可以进行改正的问题。这类问题需约定明确的时间,到时间进行复核。②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整改落实的问题。这类问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列出明确的整改计划,审计人员在规定时间节点去检查整改进度。③需要修改业务流程的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审计人员持续跟踪一段时间,直到新的业务流程可以完全替代旧的流程。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告知被审计单位需要整改的事项。在出具审计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深挖审计发现背后的原因以及措施,在形成审计结论之后,审计整改的内容应该是可以清楚定义的,方便被审计单位去执行。建议后附一个审计问题反馈追踪表,方便被审计单位根据清单进行反馈、整改。
再次,关于审计整改的人员安排。有的人认为审计整改是额外附带的审计工作,就交给审计专员去做,但是,这个工作阻力很大,有一定职位和资历的人去推动,执行效果会更好。有些审计整改做得比较好的公司,往往都是由管理层牵头进行整改落实的。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审计部门要为审计整改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审计整改,也可以考虑将审计问题整改率作为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指标的一个权重,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考核打分,从而促进和提高审计问题的整改率。
综上,我认为审计问题整改非常重要,虽然整改落实的难度较大,但是我们要一步步地努力,推动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只有帮助公司解决问题的内审才是好内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