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写活,留有想象的共鸣

昨晚看了余华老师接受董宇辉的采访,余华老师讲到一个点我挺有感触的,他说曾经受到一个外国作家的一封信的启发,信的内容大概是:如果你想写一位老人你就写好一位老人,如果你想写夕阳你就写好夕阳。

余华老师的感悟是写作不要提前设定太多的象征,太想把象征都放到一个人物上,那就什么都不是,不要太贪婪。把老人写成了老人,那就已经成功了,至于读者如何理解,那就是读者价值观的映射,不需要作者的介入。

我太认可这个观点了,譬如《活着》的富贵,他的一生都充满了悲情的色彩,晚年的他在话语中也没有半点说教,余华老师把人物的塑造交给了角色本人,读者代入感很强,不需要任何映射,就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感,这种心理经历可太有价值了,我总结一句就是:

把字写活,留有想象的共鸣,把人活明白,留有感受的质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