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蒋劲夫和中浦悠花因男方家暴事件不断登上热搜。
细心的人发现,施暴者蒋劲夫,在发了一则道歉后就又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朋友和家人为他“正名”。
事实上,这种遇事儿就缩头的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犹记得当年小蒋和唐人解约,也是自己躲在幕后,全程由老父亲奋斗在第一线。
不高兴了就动手,惹事儿了就躲,事情兜不住了就找家长……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姐3岁那年和邻居小P孩打完架就这个套路!
27岁的年纪,3岁小孩的行为模式,难怪大家叫他巨婴了。
另一个公认的巨婴是朱雨辰,他虽未传出丑闻,但网友每每提及也都是摇头,虽然被照顾地无微不至,却也压抑到无法呼吸。
但其实,巨婴远不止这些名人,而巨婴造成的危害,也远不止家暴那么简单~
你是巨婴吗?
请问:你是巨婴吗?
99.9%的人会立即否认:不是。
这样做不是为了面子或虚伪,而是从内心来说,他们就坚信自己和巨婴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事实如何呢?请参照心理学家关于巨婴的特征,自己来判断一下吧:
·共生心理
所谓共生心理,是指作为个体的成年人无法独自生存,没有生活能力,极度依赖他人,认为他们和自己没有区别。具体表现有两种:
一类人表现为无法获得独自生存的能力,如社会中的啃老一族,或是表现为在心理上还未断奶的“妈宝”,凡事都听母亲的安排,如明星朱雨辰。
另一类人则表现为无法从原本的共生关系中抽离,认为孩子永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予孩子无边界的关心,让孩子在自己的爱中排斥和纠结,如朱雨辰的妈妈。
·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婴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婴儿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的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
成年巨婴的全能自恋杀伤力巨大,在他们眼中,自己都是对的,是完美的。
但是巨婴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不行动。即使他们对自己有着完美的设想,但由于不行动,设想终归只是空中楼阁。
于是很多巨婴转向能够控制的虚拟空间中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在自己构建的虚拟王国中,做着自己的王者。
·偏执分裂
偏执分裂是全能自恋的另一个极端,当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巨婴就会进入到躁狂的偏执分裂。
也就是说,他们要么充满了全能自恋的幻想,要么对现实世界极度不满。
当你没有满足他全能自恋的设想,他就会进入到偏执分裂,并且会暴怒。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乖宝宝似的蒋劲夫会家暴女友,也能解释为什么社会上会有那么多暴戾。
巨婴的伤害,远不止家暴
巨婴,在中国并不少见:
一周前,上海街头一男子突然抱住前方一位瘦弱的阿姨在空中狂甩,阿姨试图挣扎,男子将她按在地上,一顿狂打。事后调查发现,男子是阿姨的儿子,因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被拒而殴打自己的母亲。
2018年10月,某赴日留学5年的25岁青年,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生命垂危。原因仅仅是嫌弃母亲不能满足他的生活费需求。
2018年9月,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顶着酷暑奔走街头,只为帮在家啃老二十多年的儿子找工作,希望帮儿子重新走上社会。
2017年6月,武汉一名牌大学女博士自己迟到,过了登机时间却执意乘坐当期航班,沟通无果后冲进柜台,边扇值机机员耳光边嚷嚷“我就迟到五分钟怎么了?”
2018年1月,带着孩子的罗女士用身体强行挡住高铁车门,阻碍发车,声称要“等老公来”,让全车人等她一家人。
……
这一桩桩事件背后,都有巨婴的影子。
家暴的危害,只局限在家庭内,但当巨婴走出家门,他携带的“劣性”因素,会扩大到他的行动所及的每一处。
那当千千万万个巨婴走上街头,你能想象那样的场景吗?就像无数丧尸在街头游荡,会有多少潜在的冲突和危险?
巨婴,如何断奶?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和应该具备的能力。早了违背规律,晚了受罪,成长就是如此。
巨婴,就像一个错过心理成长期的精神侏儒,顶着虚增的岁数,晃着空档的身体,内里却是萎缩的灵魂。
身为巨婴,该怎么办?
武志红说:作为巨婴,我必须打破宅男的封闭,走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将自己的心展开在这个世界上,将宅男的对立面豁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我是谁。
我想,每个不愿做巨婴的巨婴只有了这样的觉悟,才能让萎缩的灵魂走出身躯,矫正成长。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每个巨婴身后,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而那些被自己孩子啃老、殴打、伤害过的父母,已为我们总结了教训:
适时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让他们该独立时独立,该摔跤时摔跤,该吃苦时吃苦,这样才能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站立、走路。
婴儿有多可爱,巨婴就有多可怕。
心理学家弗兰克说过: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
希望,今天的巨婴都能幡然醒悟,成为最后的巨婴;也希望,明天的孩子是孩子,大人是大人~
「拒绝巨婴,活成真正的大人~」
— END —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