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回顾起来,初见“黄帝内针”这4个字的时候,重点和好奇心是在“黄帝”,因为心里呈现的是“皇帝”,幸好很快就被纠正了,为自己作为“炎黄子孙”而骄傲,并了解“土德”,认识“中”。接下来呢,注意力又转移到“针”字——包括有形的针、用针的规范、放针的部位等等。广州的这次学习让我非常有意识的把注意力放到了“内”,倒不是以前没有关注与“内”有关的内容,而是没有与“黄帝内针”这个名字直接挂上钩来。
“内”即向内看,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关注内在——君火都要明,只有当医生的君火明了,才有可能带领患者的君火“明”。例如:作为医生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观察到患者的变化,那怎么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改善?因此医患双方也就都没有办法建立信心,也就没有耐心持续的治疗下去。
“内”即是向内观照,“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医者要向内观照自己:法理是否掌握,同气是否求准?是否真有“大慈侧隐之心”?在与患者接触的时候,是否“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在面对效果的时候,是否“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医者要去导引患者把注意力带到内在,带到当下:关注患处,关注患处的变化;引导患者在生活中也要去观察自己是否处于中道,是否有内在的和谐,减少怨天尤人,知常,守常。
正心
正心——中正平和之心,不偏不倚之心,不增不减之心。守住简单。真正重要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是简单的。“思无邪”,每当遇到效果不好了,遇到挑战了,不是添加,而要再次回到简单,回到四总则,回到6321,同气相求,感而遂通。正心也好,内求也好,不是求一个什么东西,而是向内去清除杂念,清除知见障碍,清除那些本自清静之心上的尘埃。
现场学习重点不在术,而在正心,建立正信,但又不能没有术这个载体为基础。
阴阳倒换求
课程上,师让我们在两年之内不要过多地关注倒换。开始,反正没搞不懂,就听话照做,效果还可以。后来知道怎么倒换了,针是越放越多,效果是越来越差。特别是看到别人的一些案例分享,都提到各种倒换,认为效果就是因为倒换的好。一度很难拉回到简单。
在这次跟课的过程中有一个领悟:阴阳倒换求,根本就不仅是一个“相火”层面的问题,而更是“君火”层面的问题,是一个修心的问题。不是通过倒换让针放的越多越好;而在于医者内心的清明,当医者内心清明、稳定,与法脉相应,与文化同气,与道同行的时候,医者意也,处处是穴,应手而效。
“内针”人即是“内真”人。
感恩!
愿:人人知医,天下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