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人是个骨灰级超级电影发烧友,因此,一直对国产电影的阳痿不举引以为憾。许巍有一首歌里这么唱到:“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电影能尽可能穷尽你人生的变幻:你这部电影可以化身007感受谍海风云;而另一部你则可连环杀手,感受冷血狠毒……
电影还可以尽情窥探人性的复杂:深潜海底的阴暗龌龊,高扬云霄的义薄云天,蛰伏寒冬的隐忍坚韧,黄雀在后的机关算尽……
当然,也许你历经沧桑,只是想独自一人、听着江河湖海的浪涛,独饮一壶浊酒,这时,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肯定算壶好酒。
STOP!进入正题。
在骂了N次国内这些破编剧破导演之后,哥哥也时常琢磨另一种可能。
相对于以往的书籍和评书,毫无疑问,电影肯定讲述故事的节奏要快很多,虽然我们不能就此说电影就必然是快餐文化,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电影一般就是一两个小时的篇幅,像《阿凡达》那样长达四个小时的情形是比较罕见的。
这就要求,你必须、你不得不、你一定要“快”。快速地将题材素材融合在一起、快速地展开一大堆矛盾并主次分明、快速地制造各种压力推动角色碰撞……
这和以前人们阅读书籍在艺术体验上有着很鲜明的差异。
我们的国民性格是低调保守谦虚隐忍低调等等非常内敛的特质,且不说艺术体验,就是在沟通交流上都是讲究一个“慢”。我们的民族性格是一个防守型占主导的类型,而两个小时内讲一个有冲击力或回味至深的故事的电影,是一个以“快”来频频“攻击”
观众的艺术形式。
我一直觉得,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能说是决定性的,起码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也可以说是东西方审美的差异。百余年的西学东渐,我们也能欣赏甚至热爱西方的很多文艺作品,包括电影。但我们骨子里的国民性格却不能也不会说变就变。
通俗来说,一个大声招揽顾客的婊子肯定生意更好。(没有道德指向)
《东邪西毒》不错,你也不能天天看着那匹马发呆。张国荣不最后也烧了沙漠中的茅草篷回了白驼山。
咱们是个有点压抑的民族。传统太长嘛,不是一把火就能烧光。利于弊都在其中。咱们也做不到不是傻子装傻子,载歌载舞晒欢乐晒天真。
不过这种氛围中能扛住走出来的人,那也一定够狠。
围绕上面,再说几句:
基于上面说的这个原因,再加上影视圈的功利浮躁与自暴自弃。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多年,你会看到影视作品的搞笑路线:
1、不行,传统的大团圆我不想要了,我要搞点事,好,以前主人公老是不死,不行,我要让主人公死掉,绝症,意外,反一号报复,交通事故……
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人公得了绝症没死掉,我要出人意外的嘛,我让他老婆死掉……
3、还玩?我让一号旁边的配角绝症死掉,一号后来也查出绝症,然后……然后复查发现结果不对、一号很健康啊,呵呵……
4、大佬,现在绝症不流行了,跟我一起玩失忆好不好:交通事故撞车失忆、滚下山崖大难不死失忆、被水没淹死失忆、被挟持绑架后失忆……
5、跳转:本导演本编剧不玩死亡和失忆,咱们玩得是——原来咱们是兄妹,这个就复杂大了——恋人是兄妹、情敌是姐妹……各种兄妹姐妹
6、青春偶像剧:男一一定要像男流氓,女一一定要像女太妹,对了,都要塑造成四肢发达的文盲那种……不过,女的正常一点也可以,有点受虐狂就好了(参考《流星花园》)
7、周星驰能玩无厘头为什么我不能玩,我搞我搞我搞搞搞……,看,我说了吧,我也能红~~~~~(参考《还珠格格》)
8、人至贱则无敌,你能无厘头过我?(参考《武林外传》)这里忍不住了,补充一下,看那个相亲节目我真心觉得财神是个很不错的男人,我个人理解呢,他写本子也就是谋生而已。不过后来我觉得看来不只是我不喜欢《武林外传》。哦,错了,是厌恶。
9、当闷骚已成往事,有些老男人就开始吃豆腐,有时候摸自己,有时候摸别人。摸自己无聊,摸别人可耻。(参考《2046》与《一代宗师》)
对不住了,我虽然喜欢《东邪西毒》,但是看到公交车上有小偷还是忍不住要喊出来,看到骗子还是忍不住要叫两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