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6)
问:佛学让人戒诸多欲望,感知理论不是与其背道而驰吗?
答:正是,感知理念让人得其一切所需,不是戒其一切所需,佛教让人成佛,感知主义让人成人,让人成为真正拥有一切的幸福的人。
问:欲望不是罪恶吗?
答:不是,感知欲望对任何人、任何物都有利,而生存欲望对他人、他物往往构成罪恶。
问:两种欲望不一样吗?
答:感知欲望与生存欲望的出发点、立场、态度及获得的方法与过程都不同,只有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满足人的欲望。
问:欲望是各自的,怎么可能没有矛盾冲突?
答:生存逻辑就是矛盾逻辑,而感知逻辑不产生矛盾,因为实现感知的欲望须与对象共同完成,完成感知活动即实现感知欲望是感知共同体的整体利益,感知者没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没有发生任何冲突的理由。
问:难道欲望会变作两种不同的欲望?
答:人的本能欲望是不变的,但实现欲望的方式、方法和过程完全不同,因为存在状态不同,存在目的也不同。
问:难道感知者的欲望不需要限制了吗?
答:生存逻辑对人的欲望是管理、限制与疏导,感知逻辑对人的欲望是鼓励、理性使用和理性管理,欲望是人类存在的动力,更是感知共同体的无限能量。
问:感知生活里没有人的自私自利了吗?
答:没有,也不可能产生,因为这种行为是反感知的,与得到愉悦感知的目的背道而驰,人不会再这样做。
问:在感知生活状态里,个人利益怎么得到保证?
答:感知共同体没有个人利益,因为共同的感知利益和个人的需求完全吻合,没有谁会要求有另外的利益,每个人需求的保证是全社会及其他所有人行为的目的,无需为此担忧。
问:感知共同体没有个人利益,生命利益也没有了吗?
答:生命观念已经转变,生命再无利益要求可言。
问:那人不再惧怕死亡了吗?
答:人的生死观变化为感知观,是感知的存在与终止,感知量的多与少,感知范围的大与小,感知质量的良与差,再没有生死之虞,而身体机能的状态由科学技术把控,人会理性地处理好身体(生命)与感知的关系,科技手段完全能做到让人随心所欲。
问:你这描绘的是未来的终极形态,初级阶段的感知者怎么看待生死?
答:人一旦接受和服从了感知理论,从观念上就已经改变了自己,重感知,轻生死会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大幅度减低,而人们对生活的感知结果即生活的感知态非常看重,从容而愉悦地死去,同时又如愿以偿地再生,是人们普遍的心态,因此,每个人一生的感知态得到非常有效的改善,这就是幸福人生。
问:感知者与非感知者有什么区别?
答:感知者就是觉悟者,非感知者就是未觉悟者,在较长的过渡时期里,两者会共存于世。
问:感知者的明显标志是什么?
答:感知者知悉一切事物的存在原理,不为生存所惑,不为世象所迷,不为名利所扰,不为旧观所困,轻得失,重感知;轻表象,重体验;轻结果,重过程……感知者的自由不羁与生存者的循规蹈矩大相径庭。
问:这不还是与佛家和道家的得道者一样吗?
答:大不一样,得道者出世,不食人间烟火;感知者入世,是生活中的明白人;得道者满腹经纶,与常人不同;感知者就是常人,是最率真的人;得道者将登天界,终是天界的选民;感知者只在人间,终做理想国的人民……
问:佛理和道理里面没有讲感知吗?
答:讲了,但不是这种意义和用途的感知。
问:哲学理论里有感知概念的运用吗?
答:有,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指出了感知概念,但他的理论错了,应当是:存在就是在感知,一字之差,两个不同的世界。
问: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对吗?
答:错了,思只是感知的诸多方式中的一种,应改成:我感知故我在。
问:康德说,给我物质,我就能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对吗?
答:大错,这说法肯定了物质的自在性、客观性和第一性,其实"三性皆无",应改为:给我一套新的规则,我就可以造出另一个宇宙来。
问:众多哲学家们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感知理念?
答:哲学家们被哲学围困了,他们在哲学的迷宫里出不来,多是彼此在互相论证和互相研究,真正能脱开哲学旧观思考的人十分罕见,中国只有一个老子。
问:宗教为什么没有树立感知理念?
答:宗教信仰的方向不同。
问:哲学、宗教、科学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基于物质世界之上,都是生存理念的产物,都是生存智慧的产品。(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