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影院市场的总票房、影院数量、银幕数量、观影人次、覆盖场次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数据显示:全国影院市场票房产出为558.3亿元(含服务费),同比提升22.7%;全国影院增至9342家,同比增长18.1%;银幕数量为52889块,同比增长21.8%;观影人次增至16.2万人,同比增长18.1%;观影场次为9449.6万场,同比提升26.6%。全国平均票价34元,总比提升1元,不含服务费的全国平均票价为32元。(原文来自三个皮匠咨询文库)
一、影院增长红利稳健释放
新影院贡献38.8%票房增量,老影院同比提升13.9%
新影院(2017年开业)票房产出40.0亿元,以17.8%的数量占比贡献了38.8%票房增量。新影院观影人次为1.2亿人次,覆盖1068.7万场次,人均票房32元(抛除服务费后为30元)。
老影院(2017年前开业)票房为518.3亿元,同比提升13.9%,不及整体票房增长率22.7%。老影院以82.2%的数量贡献了61.2%的票房增量,总观影人次为15亿,人次增量1.2亿,人均票房为35元(抛除服务费后为32元),每人次边际收益(票房增量/人次增量)为51元,较去年实现转负为正,提升147.6%。
二、影院规格大而精
中型影院为主流规模,占据45.0%票房份额
从不同规模来看,2017年中型影院(5-7厅)是最典型的影院类型,以44.5%的数量占据全国45.0%票房份额,银幕数量、 座位数量、 观影人次和覆盖场次最多,其特点为放映空间适当,投资和运营成本相对较小;小型影院(2-4厅)数量占比30.5%,票房占比仅7.9%;大型影院(8-10个厅)数量以16.5%的数量获得35.1%的票房,其在规模、票价、场次等方面的优势明显。此外,超级影院(≥16厅)数量增至36家,同比增长28.6%。
三、运营效率与影院规格呈正相关性
大型影院日均单厅票房最高,为4380元
运营效率方面:规模越大(厅数越多)的影厅,平均票价和平均上座率也越高;放映场次方面,中型影院(5-7厅)和大型影院(8-10厅)平均单日单厅场次约6场;单厅营收能力方面,大型影院平均单日单厅票房产出最高,为4380.0元。
规模大的影院优势在于覆盖更大观众体量和更多放映场次,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排片也更灵活。同时,运营成本也会随规模增大而增加,并存在资源闲置风险。适当的影厅规模设置和资源利用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发挥最佳运营效率。
四、投资回收期3年为关键分水岭
超级影院时间效益最高,单座票房增长最快
基本上,规模越大的影院,时间效益越高。超级影院是各个规模中时间效益最高的类型,这与其在技术设备、服务和观影体验上的优势密不可分。相同规模的多厅影院对比中:运营时间越久,日均单座票房产出越高。例如不同运营时长的超级影院(≥16厅),平均单日单座票房呈现“开业3年以上影院” (43元)>“开业1-3年影院” (37元)>“新影院“(22元),即开业三年以上的超级影院平均单日单座票房比新开业超级影院高近两倍。相对而言,单厅影院在资源配置和空间设置等方面不具优势,运营三年以上的单厅影院平均单日单座票房反而低于新影院,持续运营的难度较大。
五、电影消费景气度止跌回升
影院消费占社消品总额0.15%,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2012年至2017年,全国影院消费总体量和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呈
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除2016年外,全国影院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亦呈现平缓上升趋势。 2017年全国影院消费总额为558.3亿元,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261.7亿元,影院消费占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15%,份额同比略有提升。一方面,国民整体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刺激了影院市场的消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国民对于影院消费需求的提高。
六、省域影市不均衡电影扶贫需重视
经济人口双高省域票房更高,山东河南等地潜力待提升
GDP总值高于全国均值的A、 B象限中,各省份的总票房体量相对较大。尤其在经济人口双高的A象限中:含7个全国票房TOP10 省份。但山东作为经济第三和人口第二大省,票房仅排第八,河南、河北和湖南情况类似,这类地区尚有挖掘潜力。经济发达的B象限中:人口相对较少的上海、北京在总票房(全国TOP10)和人均观影次数(5.1次、 5.4次)上优势明显,居民消费能力较高。绝大多数票房较低的省域均落在GDP较低的C、 D象限,但其中辽宁整体票房产出较大,进入全国TOP10;辽宁与重庆、天津和海南都是人均观影次数较高的城市,表现出了当地居民较高的观影热情。
七、区域消费持续向四五线下沉
五线城市票房增速最高,复合增长率32.3%
2013年-2017年间,全国影院市场票房复合增长率为21.1%,各线级城市票房持续增长,影院消费热度不减。其中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影院消费能力较强,上海近两年的总票房产出均高于北京,深圳继2013年后再次以微弱优势超越广州,但净票房(去服务费)仍不及广州。二线城市总体量持续保持最高,其中成都、武汉、重庆、杭州、苏州和南京六城保持了全国票房TOP10城市的水平,但二线城市的整体票房份额及增长率与一线城市一样,是逐年下降的。三四五线城市票房在全国总票房中的份额不断增加,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五线城市复合增长率最高,为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