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玲”大师说记得小时候,要想吃石磨豆腐,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石磨豆腐的确是人们喜欢的一道菜,以前不管哪家有红白喜事,可以说是离了豆腐不成席。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有贵客到来,商洛地区家人都会用自家古老的石磨,为客人制作一道原汁原味的石磨豆腐。
因为制作石磨豆腐比较麻烦,工序多,须等到农闲或过节时人们才有时间制作。30多年来、这种古老的手法认为,人们慢慢的淡忘,作为餐饮界的顶级人物,杨正玲大师以传统记忆加以实现,自创出一系列深山原味“土的掉渣”农家菜。其中自制豆腐宴是每桌必点菜肴。
杨正玲大师说制作石磨豆腐,绝对不是在餐桌上吃的那样简单。要不是满足客人的胃口,程序相当麻烦。制作石磨豆腐,要提前3个小时把黄豆用温水浸泡,直到豆粒泡胀后,才用石磨推,一般是一个人推磨,一个人往石磨里添加豆粒。推一锅豆腐一般要用5斤以上黄豆,耗时2个小时才能完成。黄豆磨碎后,将磨出来的豆浆用纱布过滤,把下面的纯豆浆倒在大铁锅里烧开、煎熬,加入(酸菜)浆水,豆浆遇(酸菜)浆水开始凝固成豆腐,然后加柴火煮至沸腾,就能看见锅里豆腐和浆水分离。这时候,把浆水和豆腐用木瓢全部舀进事先准备好的豆腐箱里,用纱布将豆腐包好后,盖上箱盖,上面放上20公斤以上的重物至豆腐里的水分压干,豆腐就制成了。
“石磨豆腐的确是商洛人们喜欢的一道菜”,杨正玲大师,说起豆腐,滔滔不绝,其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
杨正玲大师制作的豆腐有多种吃法。可凉拌、油炸、煮汤、煎炒,还可做豆腐丸子、豆腐干、干豆皮、干豆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