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年间,康维、马林森、巴纳德,及布林克罗诸人,因飞机有困于西藏边缘地带。后,有一人名曰“张”引其入一寺喇嘛区,美名曰“香格里拉” 。
“香格里拉”,仙境也。潋滟湖光,万里草原,雪山峡谷,尽显苍穹之下。佳肴美酒,各地藏书,淳朴居民,皆于寺区之内。
起先,康维诸人以区内有各地之物,尤西方书籍,且其长老为英国人为异。然,区内诸人皆长生不老,容颜永驻令其大惊。居之日久,其中庸适度之法,闲散安逸之道使康维等人沉溺其中,忘乎返。
余日,马林森与区内一女欲逃,马几番劝康维与之同行 ,康维再三思索,遂三人结伴去寺而去。
一人闻之,欣然归往,其结局未有知晓者。
《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书给我的第一映象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朦朦胧胧。成书于1933年的它,寄托了一战后许多人的压抑与紧张。战争摧毁了幸福的家园,破坏了舒适的环境,撕碎了原有的正义道德。人们心里需要一个疗伤的地方,正好“香格里拉”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这里德国的美酒,亚热带的芒果,美国中央供暖系统和浴缸……物质享受应有尽有。天天有人为其抚琴,日日可爬雪山赏湖光秋月,民风与世不争安安稳稳修炼长生不老术,更有巨大的金子矿存极大得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这样安逸的生活谁不愿享受?
如果遇到怪人,放他一马,让他生活在自己的飞船里,就当是为了保护人性的多样性。 ——韩松落
总有一些人与周围人不一样,总有一些人不愿享受安逸。寺区虽好,可那里就像是一个金丝笼,紧紧地束缚了我们自由的生长。寺区遵循“适度原则”,适度的放松,适度的学习,适度的道德,在一切都是不多不少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波澜,像是一潭死水,静得令你发慌。
受不了这种现实的马林森想方设法地逃离寺庙,尽管他知道外面的世界比这里要残酷。在寺区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18岁少女”罗珍千方百计地逃离寺庙,尽管她知道一到外面她将会迅速衰老……
或许,经历过大起大落的长者会安于寺区“静”的生活,可还没有看够世间繁华的“孩子们”又怎能忍受生命的苍白?
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好的生活。对于马林森更好的生活可能就是遇见未知的一切,对于罗珍更好的生活可能就是飞蛾扑火的爱情。也许一些长者会嘲笑他们的莽撞,会鄙夷他们的行为。但对于年轻的心来说,瞎折腾可能才是正确的选择。毕竟,就像寺区的信仰——中庸原则。人要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情,超前与落后都是不可取的。
在寺区里一切时间都是静止的,一入寺区,每个人都将一直维持着刚来时候的容颜。青春永驻固然好,在生命的永恒里我们不再需要拼搏什么 ,少了有限性的束缚,每天都过得懒懒散散,消磨了时间,也消磨了激情。于是,时间没有在你身上留下什么,你也未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什么。这或许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命运像最名贵的丝绢,再怎样巧夺天工,拿到手上,总会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行的原罪。 ——安意如
就算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的“香格里拉”,人的不足仍会闪现一二。
巴纳德背负着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隐姓埋名,与大家生活,发现了香格里拉内的大量金子矿存后努力想把那里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布林克罗小姐一心标榜基督教义,想改变香格里拉的信仰。就连香格里拉的长老也出于某些原因故意让康维一行人的飞机出现故障,千方百计地留下误入寺区的行人。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私心,都有各种令人不悦的一面。这是现实,也是常态。巴纳德以前虽作恶多端但现在与人相处融洽,布林克罗小姐说话刻薄刁钻且固执己见,但并未伤害到什么人。长老却有做的不当的地方,可他的确把来者都照顾的很好。承认不完美,或许就是最大的完美。意识到缺陷的正常,就是对他人最大的善意。想到他人可以原谅的理由,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容。
书中到最后说,世界将会经历一场风暴,一切都会毁灭,陷入黑暗。在成书的那个时代,这个风暴也许是在暗示世界大战。
但如今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那如果地平线消失,那我们要到哪里寻找太阳?
Is it unfortunate without light?It takes light to be truely unhappy.有光明不幸吗?需要光明才真正不幸。 Light from the darkness ,darkness emergent light. 光明源于黑暗,黑暗孕育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