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胚胎,是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提出的概念。可以概括成3句话:
1、每个孩子出生,都有一个精神胚胎,就像一粒种子。成长,是这个精神胚胎发育的过程。
2、植物胚胎的发育需要阳光、水、空气等,精神胚胎的发育,需要的养料是“感觉”。
3、精神胚胎发育的过程当中,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所以,孩子的自发选择,有深刻的含义。
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提炼为“爱”和“自由”。自由就是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
“感觉”是什么?
第一类:视听体嗅味触,本体的感觉。第二类:第六感又叫直觉,也就是超出五官感知的能力。第三类:第七感,一种指对相互连接的世界的感知力,比如创业者看到一个现象,就想到商业解决方案等,连接的想象力、判断力、控制力等。另一种是对时间的灵敏感觉,基于过去的记忆,来模拟未来、分析未来的能力。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感觉,就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精神胚胎说有一个重要假设:每个生命体的精神胚胎充分发育的话,都会成为自己,这都会很美。但是管教理念认为,如果我不引导你,指导你,你自由发展就会发展成一个坏人。事实上,我们非常惧怕生命力、野性。
所以,哺育精神胚胎,在孩子小时候的养育非常重要。养育者不能认为,我懂得多所以我要指导你、管教你、约束你。这样带来的坏处就是,孩子和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被破坏了,感觉被破坏了,孩子的精神胚胎也就因此难以充分发育。这也是为什么提倡60妈妈是好妈妈,而不是要去做完美100分妈妈。
思考:你的感觉,被严重破坏了吗?你所最有感觉的领域,是不是的确没有被破坏过?
我觉得被破坏过。上学的时候,很喜欢涂涂画画,感觉自己模仿什么画都很像。但是高三那年,母亲撕掉了我的那个画本,要专心去考大学。大概这个感觉被压抑在潜意识里,所以很容易被有艺术气息的男生吸引,认识两三个都是设计师。另外还有学钢琴,记得小时候爸爸给我买过一个电子琴,还是挺大的那种。妈妈怕我玩坏了,就把它放到大衣橱的顶上,我去够着拿的时候,滑下来,摔坏了。这次双十一,买了个电钢琴,然后才去找了个老师咨询学习,他说我是他目前学生里最热情,最有信心的一个。我自己也觉得是,跟想要画画、想要写作的感觉不一样,就是从内心里感觉到的快乐,想要去弹。本来还有点以为自己买琴是因为某个自己曾经喜欢的但是现在离开的人而学,现在感觉不是,就是为了自己,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一个东西,这个感觉真好。一定会好好练习出来的。而且最近的英语,慢慢感觉能听懂了也是越来越多,但是不心急求量,会退回去读懂、看懂再完全听懂,越来越有感觉,不是为了像某人一样英语好而学英语,而是自己真的有语言天赋,喜欢听喜欢说英语,现在真正把它累积成自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