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里,几乎所有菜市场附近的路况都是一个城市当中最复杂的。明明是一条很宽的街道,到了早上七八点钟都会变得异常拥挤,甚至是拥堵。
尤其是我住的这个小城中最大的菜市场,它的马路对面是一所小学。学生以及接送学生的家长,必须从这条马路拐进学校。为了防止上下学高峰的拥堵,将拐进学校的两条路设置成了单行道。
早上从7:30~8:00这一上学高峰期,交警会在单行道的路口放上路障,不让汽车开进学校广场道路。所以如早上开车去送小孩上学,就必须停在主路边上,让小朋友自行下车,穿过斑马线进入学校的小广场,从而入校。
自从女儿开始上小学之后,我总是在早上七八点钟出现在这座小城最拥堵的地段。因为菜市场就在小学马路对面,所以也顺路进菜市场去买菜。
如果只买一两个小青菜,可以不进入菜市场,在马路两边,有周边菜农从自家菜园子里早早摘来的新鲜蔬菜,摆在马路两边叫卖。他们总是赶在7:30以前把菜卖掉。过了7:30,这一路段就要进行交通管制。以迎接送小孩上学的高峰时段。
所以他们有的就拥进人行道,有的进入了菜市场。除了这些菜农,路两边还停满了三轮车、小货车、电动车、自行车。因为有摄像头,所以汽车只能短暂停留 ,最多买个青菜就回走,否则会拍照罚款。
要买更多的菜,需要将车停到很远的路边。如果运气好可以捡漏找到一个停车位,如果运气不好,只能将车停到好远的停车位,再返回菜市场,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但为了买菜也没有办法。
菜市场分为室内和室外区域,室内区域有两个体育馆那么大的室内摊位。室外则是由一排一排小商铺以及沿街搭建的小棚串联起来的摊位。
以这一核心区域向周边的小巷子和路边辐射,都是各种流动或者固定的摊位,可以买到当季的或者大棚的各种荤素干湿瓜果等等农副产品。
想起来,我经常出入菜市场还是结婚以后,尤其是妻子怀孕期间,几乎承包揽了买菜这项工作。至于干的好不好?那就要看个人的标准。以我的标准,自然是认为完成的不错。毕竟如果认为完成的不好,就会自行改正。
但通过和妻子对于买菜的沟通,我才意识到,在她看来,我其实非常的不称职。
比如她会突然问肉多少钱一斤?红辣椒多少钱一斤?黄瓜多少钱一斤?我总是答不上来。不仅不知道单价,连总价也不知道。所以她就没办法判断我是买贵了还是捡到便宜了。
我还经常买回来不新鲜,或者是长老了的菜。妻子就会嘲笑我,妄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这时候我就习惯性的进行狡辩,卖菜的大妈或者大爷说这菜新鲜,这菜很嫩。其实说完我就感觉到底气不足。也能马上猜到妻子反驳我的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人家肯定会说自己的菜好了,也只能骗到你这样的傻子。
我总是不以为意,认为也就是相差几块甚至几毛钱的事,无所谓。后来听到戴建业教授也讲了一个他买菜的故事,我才意识到,其实我也有跟他一样的心理。
他说当年研究生刚毕业,结了婚,需要去买菜。问卖菜的大妈多少钱一斤?大妈说五毛。那时候刚工作,很穷,所以就跟那个大妈讲价说4毛5卖不卖?没想到那那个妈还卖给了他。
可是菜买到了之后,马上就后悔了,心里想男子汉大丈夫说五毛就五毛,还讲什么4毛5。从此以后去买菜就再也没有讲过价,人家说多少钱一斤就多少钱一斤。
当时听了之后,非常有共鸣,我的内心深处确实有这样的心理,男子汉大丈夫,区区几毛钱也要计较,真不是个男人。再加上来卖菜的都是老头老太太。一担子菜全部卖了,也就十几块钱。即便是想占我的便宜,也就赚那么几毛钱的便宜,就当我助人为乐。
不过后来戴建业的妻子发现了他这个秘密,从此以后就夺了他卖菜的权利。而我家也是一样,但凡妻子有空,绝不让我去买菜。
说实话,我挺喜欢去买菜的,非常有烟火气息,非常接地气。人生忙忙碌碌,也就为了一日三餐。真实的去感受菜市场的市井气息,才能体会平凡生活的乐趣。
尤其是开始写作之后,我会刻意的留一份心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比如说在这个菜市场,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
她在一个蔬菜摊上称重收钱。那是一个带批发性质的菜摊,铺面摊位内部大概十几个平方。围着三面墙堆满了菜,居中还有一个堆头,形成一个回廊式的过道。店铺外面还堆了四五个平方的菜。
这里的青菜比其他摊位上的要便宜一些,所以人流量非常大,每次去都是人挤人。但是称重收钱的速度非常快,负责的就是那个80多岁的老太太。
她头发白了一半,刚刚可以扎起来。坐在摊位的右边角落。边上放了一根不锈钢拐杖,可见她腿脚并不利索。边上放着一个电子秤,客人们买好了菜,几乎排着队去她那里称重结账。
整个摊位的菜少说也有二三十种,她需要记住所有菜的单价,然后将菜称一个加一个。诸如6块7,加一个3块6,马上口算得出10.3,后面不断累加,算完了菜也被她整理好在一个大袋子里。
她算得又快又准,即便是做惯了生意的年轻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买菜的人有的扫码,有的付现金。付现金,她可以很快的找零。微信扫码的,她必须一个一个的看到手机支付成功。中途还有人打断她,问某个菜多少钱一斤。不仅算得快,而且思路非常清晰。来买菜的人无不为之折服。
店铺的主人是她女儿,她只是来替女儿帮忙的。由于是半批发性质的,出入量很大。她女儿忙里忙外,偶尔有空才来称重结账。所以几乎是凭着老太太一人之力收银。因为生意好,她几乎闲不下来。
之所以知道她80多岁,是因为有一个客人佩服的不得了,上去问:"外婆,你多大年纪了?"
她张开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比划着说:"80了。"别人夸她,她就微微笑一笑,看得出来对自己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