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雁南飞
去年在家待产期间,每天婆婆都会陪我去公园散散步,散步时候,婆婆也会和我唠嗑各种家常杂事。
比如说,她菜市场买菜时候,买了一个老婆婆的菜,卖菜婆婆就和我婆婆说起了她的境遇:儿子有三,无一孝子,中年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帮自己儿子们带小孩,以至于没收入没存款,现在老了老了还被媳妇赶出新房家门,继续窝在老旧老旧的房子里,孤苦一人,靠起早贪黑卖点菜维持自己的生计。和婆婆说起这些时,老泪纵横,悲苦万分,直后悔自己生多了儿子,现在应了“儿多饿死娘的”惨淡境遇。
我能想象这个老妇人的心情,面对这种孤苦伶仃,一贫如洗,儿女不孝,余生不保的境况。午夜梦回,面对无尽的黑暗,无望的岁月,内心的愁苦,当然可想而知。
人至暮年,最恐惧的就是这个了吧:往前看,一望无际的悲苦;往后看,一览无余的凄凉。
突然想到,自己娘家的奶奶,随着年岁渐高,身体也不如从前了,小病小痛总是难免的。每次和奶奶电话,听到的都是她无尽的叹息声,大体是觉得自己人老不中用了,家里叔叔婶婶在做新房,因为身体原因,也再难帮婶婶什么了。之前奶奶身体硬朗时候,还时不时各种上山下地的折腾,不肯停歇,不顾我们全家人的劝阻。
之前,我是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因为也不愁吃,不愁穿,儿孙子女也有孝心,为什么要这样去辛苦呢?现在我大体是明白了,因为她怕老,怕老了无依无靠,怕老了自己会成为儿女的负担,怕老了身上还没够自己话的几个钱。她是恐慌的,是没有安全感的。
人到暮年,总是有这样的担忧,尤其是农村老人,没存款,没养老金,没退休工资,靠着养儿防老这一条信念,一生寄托都在自己儿子儿媳身上了。如果说自己儿子儿媳孝顺还好,能稍微宽心一点,要是碰见不孝的儿子儿媳,那就别提有多绝望了。
其实,有很多儿女,并不是说不愿意对自己父母好,也不是不愿帮兄弟姐妹及朋友,只是苦于自己没有那份能力。能力的不可及,自顾不暇,以至于让自己也无可奈何,难以周全,或许就成为别人口中的不孝子了。
要知道,克法洛斯说过,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品格更高贵。
经济的宽裕,往往与德行成正比。
讲真,个人对金钱的欲望真的不强。像我,美食只爱吃饭和蔬菜,从来不吃零食;衣服只追求舒适不看品牌;爱好就打打乒乓球,手机里KK歌;平时也花不了几个钱。每每出门,会不会带钱包都是一个问题,所以以至于有时候买菜,还会因为忘记带钱,和楼下老板娘赊账。一直觉得,钱对我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够花,加上有点闲钱,对付下突发状况就好。但是,我却想有很多很多钱,多到让我有能力周全身边的人。
因为我明白,如果想让我父母免于那种惊恐,免于很多老年人的悲惨的境遇,我得有很多很多钱,然后给父母很多很多钱,让父母富足,让父母无忧,让父母安享晚年。
让父母生病时,可以不用担心花钱而拖着不去医治;
让父母不想做饭时,可以选择去下馆子吃一顿;
让父母想买衣服时候,可以不看吊牌价格,而是看自己喜不喜欢;
让父母在家无聊时候,可以选择出来,我带他们去看看世界的其他地方;
我想赚很多钱,让父母免于惊,免于恐;
我想赚很多钱,让自己儿女有能力选择,而不是只有努力读书,出人头地这一条路;
我想赚很多钱,让身边的亲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我能尽上自己那份力;
我想赚很多钱,让我的朋友,在周转不过来时候,我们爽快的来一句,账号多少,我给你转过来。
当然,我不可能像那些首富一样做慈善,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
我只是希望能让身边的人过的好,那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