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上海,就得按照上海的人情世故生活。
从女儿婆家打算回上海时,亲家问我需要多少包喜糖,她拿给我。我想都没想就说: 上海没什么要送的,孩子们需要多少,让他们自己算好了报数字。
到了上海刚进门,热心的邻居过来送帮女儿代收的快递,忽然想起应该是不是送喜糖给人家才对呢?再后来全家人聊天时,又想到在这个城市还有自己的亲弟弟和他丈人大姨子一家,尽管大弟自从娶了上海女人做老婆后,就和家人一再疏远起来了,如果不是这两年女儿到上海后,小侄女喜欢姐姐,女儿经常主动的来往,那么我很多时候都会忘了还有这些亲戚的,不管怎么说女儿结婚,他们送不送祝福是他们的事,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送喜糖过去才对……也许亲情就是这样吧,看似陌生,实则还是令人挂牵吧!
哎,我这不在线的情商。潜意识中窃以为熟悉的人都在家乡,家乡的亲友肯定不但要送喜糖,还要回请的,不成想上海住久了,也有那么几个亲友,也要分享快乐的。
想到的事就要尽快去解决,是我一贯的做法。前几天收到亲家邮寄的喜糖,第一时间送了热心的邻居两盒。又想乘着周末让孩子们给大弟家送喜糖过去。说到要去大弟家送喜糖,我是不想亲自去的,素日来往少的人,走在一起,除了彼此尴尬,还能聊点什么呢?前几天女儿就提议说: 本来也是要去送喜糖的,正好又碰上妹妹生日将近,不如她提早买好礼物,到时候一起送过去。
女儿知道我是个情商差的人,对于心里没我,看不起我的人,我是无法熟络起来的。也不为难我,只说她买了礼物和女婿送去,顺便她陪妹妹玩会儿。等到她安排好请他们吃饭时,再让我去做陪应付一下就好。
女儿懂我,也是个周到而又细心的孩子,她的安排自然正合我意。提早买好了礼物,准备好了喜糖,只等周末让孩子们去给大弟家送去时。大弟突然发来信息说他要去出差,不如提早大家约一起吃个饭,一方面算是给小侄女过生日,一方面也算女儿女婿的婚礼补请宴。
既然大弟这样说,那择日不如撞日,按照提早商量好的,周日下午女儿女婿去大弟家陪小侄女玩,晚上约了海底捞吃饭时,我和那人再直接过去。
本来小侄女过生日,我在上海,过去大弟家一趟是应该的,但是这几年弟媳妇对父母的态度让人心寒了,尽管我可能不会和他们为这事有任何争议,父母我和妹妹有能力照顾好,他们愿意管是本份,不愿意管我们也不会去说什么,随便了。只是我坚信都是为人父母的,自己怎么做,孩子大了也会怎么做的。不计较归不计较,但这几年,我知道我对大弟一家心里到底是远了的,无法假装亲近了。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就像镜子里看人,你怎么对人,别人也会怎么对你。
大弟结婚晚,生孩子更晚,父母当初是恨不得把心掏给他们的,可谁知弟媳妇根本不领情,眼睛里从来没有农村的公婆和我们这些姐弟亲戚。从心里而言我可以忍受别人对我的冷漠,但绝对无法容忍他们对父母的不闻不问。
女儿在上海后,就算这个家里和大弟一家来往最多的人了。女儿由于喜欢妹妹经常会买了礼物去看,这两年我因为那人身体的原因,来往上海频繁,起初我也去过几次她家,看过几次弟媳妇的父母和小侄女,但大弟两口子从未过问过那人的身体状况,慢慢的我也算是彻底放下了姐弟情份了,如果不是女儿执意劝我,我再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再和他们有任何来往。
昨天女儿组织的饭局上,弟媳妇和小侄女母女两旁若无人的各种闹,各种做。让我不由想起别人说的一句话:饭桌上是最能看清一个人品行的地方。确实如此,弟媳妇是个自私唯我的人,教出来的小侄女在饭桌上丝毫没有任何教养的样子真让人看不起。六岁的小侄女已经完全被娇惯得毫无教养,真担心这样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
终于明白了女儿说的舅妈执意要去海底捞,说就是为了享受哪里的服务的。对,服务,她这一生,就走不出自己心里的公主地位。而这样的高傲,这样的无理取闹也同样遗传给了孩子,让人对小孩子的成长不由生出几分担忧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