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母亲给我讲了故事,女人读完初中上了师专,作为国家最后一批包分配工作的师专生,她被后分配到一座小县城下的一个村小学教书,她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一路通过自身努力,从村小学到县城最后到省会城市著名小学。她21岁结婚到28岁生了一对双胞胎,在这长长的七年时间里,她与她丈夫相互扶持,一同努力完成自身的一次蜕变,实现了所谓阶级的跳跃。这个故事对母亲触动非常之大的缘故,我想也许跟我一个表哥有关。我有一个表哥同样作为国家最后一批包分配工作的专科生,现在仍然在社会低沉里摸排滚打、勉强维持生计。同样的起点,在不同的十年里,他们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在长长的人生中,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最后到老年,除了童年到青年的生活我们无法选择外,其他阶段的生活都是上一个阶段努力的成果。童年的贪玩、不思进取大多都会导致青年的艰辛,青年的荒废时光、浑浑噩噩大多会导致中年的失落与不安,中年的安于现状、怨天忧人大多会导致老年的一层不变和悔恨,老年的自怨自艾大多会导致离世前的不甘与悔恨。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预知下一个阶段的模样,在忙于应对本阶段的是是非非时,忘记了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对于下一个阶段常常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在被命运推着走的时间里,被时间裹挟着匆匆来得下个阶段。我们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准备,带着上一个阶段的状态来到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重复一个阶段,走完了自己来自不易的一生,最后在悔恨中闭上眼睛。
也许在每一个阶段挣扎过、努力过,想要改变过,即使在这个阶段自己不是最好的自己,也期许下一个阶段是较好的自己。但是大都数人都会在生活的油盐茶米醋中、在父母孩子中、在工作生活中,磨灭了拼劲,磨灭了反抗,不情不愿中走了一程,下一程时发现欠账太多开始心灰意冷,再无拼劲。有些人是在一个阶段改变了自己,在下个阶段就开始安逸了现状,忘了来时的艰辛,沉迷取得的滴点成果,碌碌无为的度过余生。人在完成一个阶级的转变后,更容易放弃自己,或者说更容易安于现状。晋级之路毕竟是艰辛的,困难是一级高于一级的,风险是一级高于一级的。
恐惧不安于现状意味着失去已拥有的一切,在畏手畏脚中已经走完了一辈子。想到许多年前,电视综艺节目常常有这样的奖励规则,每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可以获得一定奖励,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更加艰难,但是奖励更大,可是作为进行下一个任务的条件是若下一个任务挑战失败需放弃前面阶段获得的所有奖励。这个奖励规则不仅考验挑战者的智力或体力,还考验挑战者的勇气和面对失败的能力。看节目时我非常欣赏那些带着目标来达到目标后就见好就收的人,我认为他们是明智的决策者。但是现在想想那些达到目标后仍然选择再挑战一个任务的人,好像更适合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里生存,也值得人们佩服。他们可以完成前面的任务说明他们本身就具备一定能力,下一个阶段的任务虽有增加难度,但是每个阶段任务的难度系数是有限的,为自己设置一个挑战,即使充满未知的危险,冲一冲还是有胜利的可能性。
万事我们都无法百分百保证成功,事情在困难重重被解决会有被记住的可能性。在安逸中度过每一个阶段可能生活同样幸福美满,但是在晚年再回顾时,是否会有几件让你骄傲与自豪的事情呢?我们已经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一定转变,那么下一个阶段的转变必须在这个阶段努力,这是在为下一个阶段准备,也是在为下下一个阶段铺石,每个阶段都是交叉影响,步步铺垫的成果。不沉于过去,不安于现状,方能收获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