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短篇(四):学而时习,是众妙之门!

南宋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湖州頖宫刻本


今年讲《学而》篇,倡导行动学!

我一直宣传,“学而时习之”的“习”,不是温习,是“对照实践”。比如,学习了菜谱,经常实践去做菜。看菜谱一百遍,没有喜悦地动手实践那一遍,是没有用的!如果,把驾驶指南看一百遍,从不对照实践,是学不成开车的!



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实践能力很差,就是因为没有“学而时习(实践)之”。学到之后,一有机会,就对照行动。

这其实,要构成内心的一个“量子纠缠”,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一旦你有特别特别重要的客人、知己来访,立刻想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立刻进入孔子所说的喜悦之心!

如果,遇到不开心事,被朋友误会,立刻想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被人误会了,立刻启动程序,践行被误会之后的不恼怒!



别看有些人,看了很多书,讲起书里的故事,很生动;到了具体行为表现,差了很远。主要原因是,没有去践行,是体悟不到的!

古往今来,无数学问大成者,都是实业家,从政从戎为商,是实业大成之人,否则,他无法在学术上有升华!



有些知识,不能实践,但是,可以推演!推演,也是一种极好的“习”!




每天发布,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

欢迎点赞收藏!

关注我,新的一天,不能没有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