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年,就过完了,仿佛箭穿山林,“嗖”地一下,就已到了山的另一边,甚至一切都还未来得及回味。
因为女儿要轮班,没有了连续的假期,我们仍是只能固守原地,出不了远门。但,这个春节繁忙而热闹,全然没有了去年春节时的那份悠闲和冷清。
先是除夕和大年初一,“可乐”的加入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热闹和话题;再就是女儿要上班,我们早早地从爷爷奶奶家回到自己新搬的家,探索还有些陌生的周边,女儿上班,我和先生在家看电视、电影;而心里最充盈的则是,外甥女两口子一起过来北京女儿这边过年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还是自己最亲近的娘家人。
我这个外甥女敏和我一起长大,是同学,更是闺蜜和家人。她女儿曦在北京安家了,我从心底就有一种感觉,自己终于不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北京了。
其实,敏两口子除夕当天就到了北京,但我除夕和初一还在郊区的婆婆家。初一晚上一回到自己家,就开始计划着初二要给他们做几个菜,要怎样让他们吃好玩好……激动得晚上都没有睡好。
初二,平时不常下厨的我亲自下厨,给他们准备了几个颇具特色的菜:排骨莲藕、酸菜鱼、萝卜牛腩、虾仁豆腐等,获得一致好评。
饭后,上午还在零星地飘着小雪花的天空开始有了太阳的影子。先生提议,开车去大运河森林公园,据说那边正在举行首届新春游园会。
太阳在午后露了个脸就不见了,室外阴冷阴冷的。但森林公园却是人流涌动,小朋友们在人流中嘻闹穿梭。门口看了一下游园会的节目流程,直奔游客中心的室内花卉展。展厅门口布置了一个流水、篷船、鹅卵石的小景观,喇叭里不停地喊着,请人们不要停留,以免拥挤。展厅不大,展出的花卉并不多,无非就是一些蝴蝶兰、海棠、蜡梅、千年木什么的,从南方过来的敏他们觉得,还不如家乡市场一角的小花市。
我们一行离开展厅,来到大运河边的柳荫广场市集,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过去,他们的感觉是和家乡的大集类似。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吹糖人和各种精致的宫庭仕女玩偶。
下午三点,小广场上有非遗文化表演。说是非遗文化,但表演还是显得比较粗糙,感觉就是集合了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比如杨贵妃、孙悟空、猪八戒,甚至还有瞎子阿炳,等等,在广场上走着秧歌步绕圈,给大家送着祝福,主打的就是欢乐热闹。和我们后面几天在同庆街看到的非遗表演差距甚大。
从游园会出来,我们又去了通州万达,最后在女儿单位附近的商业广场等着女儿下班,共进晚餐。
值得一提的是,通州万达的一层,商场组织了一个红色古装拜年队,不定时地在商场里出现,给顾客拜年送祝福,并可随意合影拍照,很是喜庆,无形中也增大了商场的人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