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如何使用语言,向孩子表示接纳?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倾诉烦恼?
上篇分享中,我们分析了父母们对孩子常用的几种回应方式,包括:提建议、命令、分析、讲道理。这些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不被接纳、不被重视。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很傻,而我们很聪明,会感受到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他的错。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感觉。
所以孩子不愿意对我们倾诉,不想和我们交谈内心的感受。同时,上篇分享还为大家介绍了表示“接纳”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不干涉的方法”面对孩子。不知道大家的实践成果如何?
有家长向我反馈说:“老师,我刚刚开始实践不干涉的方法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困难,但是我按照你说的凡事静下来想一想,我就开始明白,我想干涉孩子的这些行为真的并非必须进行干涉”“虽然开始我很不习惯,但是慢慢的我体会到了内心的安静和轻松,我和孩子的冲突也逐渐减少了”。
在品尝到了使用“不干涉的方法”带来的甜蜜果实后,还有哪些表示“接纳”的方式呢?父母们应该如何使用语言,对孩子表示接纳、让孩子敞开心扉呢?
“被动倾听”,让孩子说下去。
首先,我们来讲一个较为简单的,使用语言表示接纳的方式。这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我称其为:“被动倾听”。
很多来访者会描述自己和咨询师的第一次谈话的情景,来访者会说:“他什么也没有说,一直是我在说,我以为我什么都不会说,但是我把什么都告诉他了,讲了整整一个小时,我现在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那“被动倾听”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我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一天孩子放学回到家说:“今天,我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开始紧张,我们想说:
“什么!?你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这下可好了!为什么被叫到了办公室?“
“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不是又和老师吵架了?”
“说真的,你必须学会适应各种老师!”
但是,我们通过上一节的学习知道我们不能这么说。这种回应方式只会彻底打消孩子和我们说这件事情的意愿。可孩子已经主动的向我们抛出了他的烦恼,我们再不能使用“不干涉”的方式应对了。
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只需要带着好奇的说一个字就好,我们可以说“哦?”这一个字表达的含义非常的清楚,就是:我们想知道下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我们要清楚,孩子回到家主动告诉我们“他今天被叫到了校长室”。这说明他是带着诚意和我们谈论这件事情的。我们实质上并不需要费太多力气,只需要让他说下去,我们就可以了解事情的全貌。
孩子可以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当孩子接收到了我们想要听下去的信息,并且没有感受到我们的评判、干涉。于是他会继续说下去:“语文老师说我上课说话太多了,我就和他吵了几句。”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继续使用这种被动倾听的方法,说:“我明白了”。这四个字传递的信息仍然和“哦”一样,非常的单纯。只是说明我们听到了他在说的信息,我们起到的作用只是让孩子继续说下去。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说:“你都不知道我们语文老师有多烦,每次上课他都讲他的家里事,根本不好好讲课,坐在那里真的让人听不下去。”
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忍不住说:“老师怎么样你能改变吗?别那么天真了,老师不可能去适应你”。我们要做的是再次简单的说:“嗯哼?”
通过这样简单的词语,让孩子充分的发泄情绪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可以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可能会说:“我要是有一个好老师就不会上课说话了,可面对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实在是忍不住”。“为什么学校就不能安排一个好一点的老师呢?哎,我想我应该去适应这个事实,我不可能永远遇到好的老师,我不能因为碰见一个不好的老师就影响自己的成绩。”
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使用父母效能训练的方法带给那一位父亲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我们开始不对孩子的事进行干涉,孩子表现出了出乎我们意料的处理事情的智慧。他们完全可以找到事情的解决办法。
“我只是听众,不干涉,不评判”
大家注意,这些词:
“哦?”
“嗯。”
“我明白了。”
“嗯哼?”
“真的吗?”
“给我讲讲。”
“你还真别说。”
“你这样做了,哦。”
我们在倾听过程中,只需要重复的去使用这些简单的词汇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这些词汇表达的含义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对于孩子说的内容很感兴趣,想要听下去。
同时,这些词在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
我没有评判你,也没有干预你,你的事情是你的问题。我只是一个听众,我没有过度的介入到你的烦恼之中。
这就是使用语言表示接纳的开始、也是不干涉方法的延续。在使用这些词的时候,父母们可以感受到不必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轻松,又了解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而孩子能够有一个接纳的环境供她排遣心中的苦恼,同时他发现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这会让他觉得非常有力量、对自己更加满意、更有自信。
这不是非常好吗?一个双赢的结果实现了。
我们成为了一个更受孩子喜爱的父母,我们拥有了轻松的感觉。孩子拥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滑洋,大成心灵学院创始人,中国海普斯诺动力催眠学院催眠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临床催眠治疗师,亲子关系PET教练,亲子沟通培训导师,《青少年学能提升训练》教材编委成员,广州公益心理咨询巡回导师,长期接受个人体验与督导。
动力催眠师 滑洋(huayang-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