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新书又来了,我仍旧会买

这不是一篇读后感,不过我依然想写。因为关于读书,有的感动需要铭记。

6月5号大冰又出新书了。这是继《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你坏》、《我不》之后的第五本。同样的蓝色封面、小孩子,书名刚好叫做《小孩》。

刚预售,我就下单了。原因很简单——我想买一本!

只是想着买一本而已,这是全部的意义,或许拿到之后摆在书架就那么放很久很久,我也要买一本。

我喜欢蓝色,刚好封面是蓝色,这样的理由也不错吧。

但是原因哪里只是这些呢?

这些天看到有人开始批评嫌弃他的书了。细细的数落着它书的毛病,那些被被人称赞的地方,也成了被人诟病的地方。读这样的文章,其实有些难过。

然后又想起,身边的人之前看到我买他的书,看到书名还来嘲笑我,那时候的我也不反驳。只是如今恰逢其时,有的话不吐不快。

大冰是是一个充满标签的人,但如果一直关注过他的书,就会知道,他的书,封面的作者介绍,从最初的“作家、主持人、民谣歌手、科班油画画师,酒吧掌柜……”到如今就只是一句“野生作家,说书人”。

那么至少应该认可一件事,他是一个写故事的人。就像他自己也说,他不是作家,顶多是一个作者。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拿一个对待作家的标准去对待他?

那些分析评论批评里,说他写的东西是套上真实外衣的煽情的公路鸡汤。这可真是一个充满修饰词的批判呢。

我第一年读大冰是在高中,那时候他刚出了两本书《乖,摸摸头》和《阿弥陀佛,么么哒》。是那种一读就愿意读很久的那种。对于我这个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实在是件奢侈的事情。这种时候那些评论就说:他的书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们来说很是容易被带入。那么我就承认自己被带入咯,心甘情愿。

他写了很多故事,按照说法,都是他早年四处流浪、漂泊时遇到的人和事情。他就像个混混又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婉转而不失脾气的向我们道来。时而细腻,时而粗狂,充满了洒脱的意味。这完全和那些所谓名著不一样啊。不复杂,简单直爽,语言也不优美,有的话语就是那么一句粗口,而这些就是我们喜欢他,喜欢他的书的理由啊。这些本不该成为批评他的理由。

他的书,他的故事,我从来没去在意过是否真实,这从来都不重要。因为能打动人的故事就是好故事,能讲打动人的故事的人说是好的说书人,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啊。他展示的世界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江湖”,哪怕是编出来的我都觉得很有味道。他没想着去改变谁,他只是给予如今太多太多身不由己的人们以安慰,一个更加贴近内心的安慰。

这个社会太忙了,现在的人都太忙了,忙到太少关注自己的情感,关注自己的内心,变得干涸而生硬,大冰的故事只是在下一场下雨,又如何就能说一种传销式精神传递了?

多少人因此就一股脑改变生活,抛却当下么?没有啊!有多少人,动不动就说走就走么?没有啊!绝大部分的人们,读过他的故事以后依旧在原来那个当下活着,只是不那么木讷,有了些生气。这终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觉得他的书名俗气么?但称作简单不是更好。在这复杂的世界读个简单的书,做个又生气的梦,做一个天真的人不是很好么?

新书《小孩》,我很期待,我在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