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就是接触一个人,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感受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在此过程中
辨思、学习、汲取其思想智慧和人品。
1.经典的文化价值
1)经典的文化价值在于其思想和思维方式,对当下人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仍然具有启示和指引。
2)《论语》之最大价值,在教人以人格的修养;《孟子》为修养最适当之书,于今日青年尤为相宜。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梁启超
3)经典的文化价值,还需要从真实的角度确认。《论语》类似于孔子的人物传记,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主要内容来自《论语》。
2.真实《论语》
从文本看出,论语?里的孔于不是高大上的完人弟子们国然很热爱,敬重孔子,子贡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但是,弟子们觉得记录一个真实的孔子,一全情的老师,才是对老师真正的敬爱、尊重和怀念。
3.真情孔子
1)率性的孔子:真情流露,不迎合、不造作
2)率直的孔子:言行直率,心底坦荡荡
3)率真的孔子:真诚师爱,师生情浓
4)真情孔子的人格魅力
行动的人更接近上帝。从孔子的行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可爱人品和人格魅力。
4.“《论语》如饭,最宜滋养”(梁启超)。作为米饭,《论语》里孔子留给我们后人的营养很丰富。
1)孔子的诗意人生—“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孔子的终身学习—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孔子的教育智慧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然善诱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孔子的生活哲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的为人之道一“里仁为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孔子的天下情怀—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