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仁永澄老师运用检视阅读和部分分析阅读向全体活动参与者介绍了序言的框架。
(一)作者的整体逻辑
情景:“饮水机旁的闲聊”
目的:让读者提升发现,理解和解决失误的能力。
(二)作者的研究过程
作者采用研发式写作方法,从本质道理开始,再谈具体应用,通过背景故事,举例子,启发法介绍对于判断和决策的研究,阅读中可以调取属性来快速理解。
(三)提出主动学习的第四个问题
永澄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进行启发假设,目的是让参与者关联“判断和决策”,用作者的话回答来提升理解力。
1. 在工作中,你的老板忽然问你的看法,你怎么办?
2. 如果你已经看完这本书,你要选择学什么?
【五部分】
1. 双系统是判断和决策背后的关键原因和关键逻辑
2. 对判断和启发法的研究做了更新以及为什么很难拥有统计性思维
3. 大脑的局限性
4. 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讨论经济的原则
5. 扩展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
【三个区别】
1. 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区别
2. 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的区别
3. 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区别
【两件大事】
1. 不确定情况下的判断
2. 展望理论以及框架效应研究
(五)作业和思考
1. 根据永澄老师的框架,读完序言(中信版+台版)
2. 读完序言,回答两个问题:
如果你想逃避,问自己你做出逃避这个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逃避,问自己你做出逃避这个决策的假设是什么?
3. 未来需要思考回答的问题
我为什么从来没有放弃【放弃】 ?
我为什么在【放水】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