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也是我们缅怀先人的纪念方式。那究竟什么是端午节呢?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
节日的由来相传甚远,这往前一看竟是两千多年以前就一直有的,我一向喜欢历史,喜欢过去的发生的事。我一向很喜欢过节的,因为过节可以吃好吃的啊,我看我本来就是吃货了啊!对于节日倒是记不清,但是像吃粽子,吃月饼却忘不了,从小喜欢爱吃,我记得一到端午节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吃粽子,基本不吃其他的东西,光吃这个就让自己吃饱了呢?可是现在想起来,就算是过端午节也不能让我吃的尽兴,每次吃的时候都是意犹未尽。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又到了今年的端午节了,还怀念小时候对于粽子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小的时候物资比较匮乏,还是因为家里特别穷,没办法满足自己的食欲。总是在吃饭或者就是在吃饭的路上,我从小就被人打招呼就问第一句就是你吃了吗?这每次回答都是吃过了,你呢?还反问一下呢?这也许就是传承吧,或许就是民俗,一个地方的特色,不能够因为时间的拉长,就可以渐渐地消失掉。现在回想一下,其他的传统节日也都是和吃的有关。难道过去真的太苦了吧,作为一个农民真的不容易,先填饱肚子就成为了广大老百姓所希望的,所以说只是赶到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一顿饱的,勉强改善下伙食。
名字的由来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端午节除了吃肯定还有节目表演,古代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手机,不可能吃饱了就睡觉吧,总的去发泄一下吧,于是便有了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我长大了才明白,北方没有水,当然赛不了舟了啊,我作为一个北方的人,小时候没有电视机,自然没见过赛龙舟,只知道吃粽子,看来南方小盆友比北方幸福多了,除了吃还有节目看,这样多好啊。说了赛龙舟,自然也提到了吃粽子,因为光看,总会饿的吧,吃点东西吧,吃什么好呢,食粽子吧!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粽子北方喜欢吃甜的,南方热衷于咸的,而我都能吃呢,看来我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不知道啥时候南北方对于吃粽子的口味发生了改变。这个我就无从考证了,反正现在已经分了两派,一个吃甜的,一个吃咸的。
端午节还有好多活动呢?比如:佩香囊,插柳,薰艾啥的,反正好多活动,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我不知道有多大的用处,只明白我们一直都在每年的这样重复着,这或许成为了一个习惯,成为了一个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