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汐晨姑娘
早上起床,拉开窗帘,阳光明媚,真好,阴了这么长时间的天终于有了温暖。
三月,本该是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季节,虽说是春雨贵如油,但一连十多天的雨水让人也容易焦躁,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能越发觉得连被子都是潮潮的。
走下楼,微风拂过脸颊,两旁苍翠的梧桐树上鸟儿欢快地叫着,路旁的几株樱花树已经开了数枝。
突然想到近来武大的樱花格外地惹人注目,是不是经过几天的雨水冲洗后已经败落了呢?
两周前一直想去,但预约不上,就搁置了下来。
0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是朱自清先生在《匆匆》里写的几句话,往年在三月份开学的时候我们看着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木,就会不自觉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那时候,在柳荫树下,从食堂到宿舍的这段路上,细细的柳丝长长地垂在道路两旁,大家三三两两簇拥着回宿舍,我们走在路上,长长吟诵着这几句话。
柳树多,自然一片生机,但它也很淘气,每次柳絮飞得到处都是,都能在地上铺起厚厚的一层,随风飘过来飘过去,风大的时候漫天飞舞,这时候不得不掩上口鼻,害怕吸到肺里跑到嘴里。
后来,学校考虑到同学们的身体健康,等再开学的时候,就把路两旁的柳树都换了。
我们现在的学校,我没有看到过柳树,更多的是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给人一种百年树人的历史感,只要有小雨,你能感受到苍翠欲滴的厚重感,时常变换的就是它的叶子,由绿渐黄,由黄渐绿。
有趣的是,在这看似浓密的树荫中,总能听到几声清脆的鸟叫声,让人能感受到大地复苏所带来的生机。
02
思绪很容易落在过去的回忆里,偶然记起走在银杏树下的两个姑娘,一个说:“你说银杏树会结杏子吗?”
另一个姑娘说:“你怎么不问它能不能结银子呢?”
说完两个人对视一下,哈哈一笑,少女的天真总是那么浪漫,她们的趣话肆意飘散在空旷的天空里。
那日,见到校园里的枇杷树结果了,想要尝尝,两人异口同声,一起决定去做一件冒险的事。
说干就干,一天晚上,两个姑娘走到五号楼门前的竹子林,找到最长的一根竹竿,跑到离得最近的政法学院的后门处,因为那里枇杷果结得最多。
四处看看,等到没人,在微弱的灯光下,一个人用竹竿敲打着,一个人在地上捡着掉落的枇杷果,如果听到脚步声,就赶紧停下来。
等人一走过,就继续敲打着,偶然发现还能遇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心里各自明白,也不用多说。
不一会儿,纸巾已装不下,就把它放到了带来的塑料袋里,已是满满一兜,竹竿放到不易发现的草丛里,于是两个人满载而归。
回到宿舍,洗一洗,尝一口,味道还不错,分给其他的姐妹吃,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去年的时候,我记得我和另一位姑娘做了同样的事情,只可惜是大白天去敲打橘子,被路过车里的一位男士看到,制止了我们:“同学,这些橘子树是用来观赏的,是不能吃的。”
我们停下了手,确实大白天的这样做不太雅观,不时路过的人会看到,不然还觉得我们连橘子都买不起呢。
其实我们就图的是好玩,待那人走后,我们剥开手里仅掉落的两个橘子,吃一口真甜,不禁调侃道:“你都没尝过怎么知道不能吃呢?”
有些事,虽然明知道不能做,就是想冒冒险,感觉侥幸又自然。
03
还记得,那些年,学校的桂花开了,待到晚上,趁人不注意时,两个姑娘偷偷地把最低的那一枝折下来,把它插到塑料瓶里,装满水,放在宿舍里,瞬间觉得芳香四溢。
还记得,那些年,两个姑娘一到春天,就围着学校的紫荆花、月季花乱转,希望能拍下这最美的时刻。
还记得,那些年,两个人散步漫谈,从学校门口出去,走到旁边的公园,说着路边的紫薇花真好看……
回忆有时候就像散不去的雾,模模糊糊,找不到回去的路,又常常浮现在眼前,如同刚发生过一般。
三月天,阳光正好,有时候走一走,看一看,回忆虽然抓不住,眼下的时光还能把握住。
依然觉得,在三月的这个时光,依旧那么温暖,仔细一闻,连风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和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