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秋风飒飒起,八月桂花悄悄来。丝丝暗香碎碎念,点点明艳细细开。
桂花之香,惊为天上人间第一品。桂木之贵,亦有历代文人墨客托物言志而歌之咏之。唐朝诗人白居易《有木诗八首》之《有木名丹桂》中写道: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桂花的香气无可比敌,有花中第一香的美称,在凛冽的秋寒当中,闻到了桂花,自然会感到一种馥郁温暖,让人觉得心爽神怡、欣然自乐。这种花香因为空气冷而特别清洌,但同样因为清香,让寒冷的空气里,仿佛多了一丛热闹和明火。在夜晚,那桂花如团,像雪一样,落于绿色的枝头,仿佛是秋天里的春云,上面飘着雪香。
桂花树四季长青,在开花之前,先生出繁茂的枝叶,然后再生出花芽,那种蓬勃向上之感,就像是秋天里生机盎然的春天。有一点不可忽视,凡是四季常青的树木,其实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叶子是蜡质的,比秋天落叶的乔木叶子要密实厚重光滑,这便于锁住水分。所以只要不是新长的叶子,颜色往往是深绿色的,桂花树也有这个特征,因此霜雪中的桂花树,就像绿玉一样,在清冷里有着别样生机。
在绿色渐少的秋冬季节,桂花树如碧水,如绿玉,是一道秋日最美的风景线。而且桂花树,叶子厚密,基本树冠表面呈球状,这也是自然演化的秋冬抗风雪的生态。这样的形状,是很难有鸟能够在树上做窝的。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特点,认为桂树高洁自守,自成体系,不需要鸟类呼朋引伴的那种热闹。细细想来,也颇为入情入理:桂花树四季常青,枝叶团团厚密,鸟哪里有空子可钻?也正是诗人的精心提炼,小山之幽,成为后世歌咏桂花的一个典故,援引化用不绝。
谈到桂木,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清楚了。在中国古代,一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大型建筑的梁、柱都使用木头。桂树生长在南方森林,它的木材有特点,可以高达17米,木质坚硬,纹理细腻,要去深山砍伐运送。桂木是承重的好原料,但因为路途遥远,桂木自古就是皇家级别的建筑原料。
桂,其纹理如圭,其贵重等玉,是木中之圭所以叫桂树。它又叫木犀或者木樨,因为犀牛角也有华美的纹理,宋朝之后,桂树广泛称作木犀。也许桂树到了宋朝,生长的速度赶不上需求,更加贵重吧。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至少在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粗大的桂花树已经很难得了。但是工匠们仍旧将它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诗人说现在用桂花树做梁,虽然找不到更大的桂木,或者更好的建筑材料,但桂树之胜在于它直,在于它比寻常木头坚固。所以在没有其他选择项时,桂花树,桂木是首选。
白居易的这组《有木诗八首》的前七首都是说不堪做材料,引出桂花树的优秀,想必诸位读者也能明白诗人的一番良苦用心:建筑的栋梁,当然是要好木头;国家的栋梁,自然是要人才。选择人才,肯定不能只喜欢柳树的风雅,凌霄花的高端攀附,而要选择像桂花桂树这样四季常青、孤独自守、中心笔直,不拉帮结派、不爱结交热闹,但是会把最馥郁的芬芳,最扎实的脊梁奉献出来的德才兼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