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观点
联系观点主要有比喻、内在化和图表法。
当然了,这些技术并不是对每个知识点都十分必要,很多知识我在课堂就处理了,比喻、内在化及图表并不是全部要完成,可以根据情况有选择地做一些。
我的做法是将要处理的知识分为两类,有选择地应用这些方法。(1)困难信息。(2)关键信息。
如果不是特别关键和困难的信息,就没必要采取专门的技术。因为大部分的学习过程是潜意识的,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形成了足够的联系和模型
对于那些关键和困难信息,最好先在纸上练习。我现在已经能做到在脑子里清晰地想象,而不必写下它们。对于从未用过这些技术的人,先在纸上练习是最好的办法。
比喻
明喻是比喻的一种类型,明喻法在比较两个物体时,常用“好像”或“如”等词。
注意:
要有寻找比喻的欲望。除非你不断地问自己什么样的比喻才能很好地描述要学的知识,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注意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念头。我的建议是不要压抑你的创造力,不要总是说自己找不到好的比喻。
优化和测试你的比喻。应用10岁规则。是否能用这个比喻解释给一个10岁的小孩听?假如你的比喻还是和原始观点一样,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吧,直到你找到简单的他能明白的比喻。
内在化
你可能听说过视觉化,就是在脑海中想象图画的过程。内在化是我创造的名词,指不仅仅在脑海中出现图像,而且有声音、触觉和情感等。
要内在化一个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简单地在脑海中想象一幅图像,如果知识本身就有图像时最好。
** 具体信息的内在化效果最好,而抽象信息最适合比喻法。** 当然了,二者之间尚有相当大的灰色地带。
有了脑海中的图像之后,就可以将其他感觉加入到图像中。通过将具体的感觉、声音以及肌肉的运动与原知识相连,记忆更加容易。
给自己贴上某一种类型学习者的标签并没有益处,不同的人学习方式肯定不同。内在化就是将信息由你不熟悉的类型转化为你容易理解和联系的类型。
内在化还有一步就是赋予知识以情感。将知识与情感(即使是很小的情感)相联系总是比干巴巴的知识更容易记得住。
尝试内在化可以试着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掌握一个行列式需要好几个步骤,所以要让图像动起来,就仿佛在看一部电影一样。着用手去拿它,去摸它,去打开它,去嗅它的味道,去听它的声音,动用你身体的所有感官,将所有的感觉与运动的图像相联系。
比喻法和内在化结合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但重要的知识。
图表法
图表是内在化的简化。创作图表比想象一幅图像花费的时间更多,但是操作起来更容易,而且可以用于非常抽象的观点,抽象的观点一般难以想象。
我在这里介绍三种主要的图表类型: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
图表的唯一缺点就是它花费的时间要比比喻法和内在化更长。
图表最重要的是方便你的理解,而不是追求漂亮的图画。
概念图里的关系并不是某个顺序中的不同步骤或是按日期顺序排列的观点,而是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不同观点之间画上箭头,箭头上还需要加上一些简单的话语,说明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假如我想画出小说中的角色关系,我会先把主角放在图的中间,然后其他人物以他为中心按照与主角的关系分别画在旁边。
从最重要的观点出发,不断发出分支细化知识及分解观点。
图像强调的是用粗糙简单的涂鸦来代替文字,包括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图像比文字更加生动,容易记住。
没有必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画一些复杂的图画,花10~20秒简单地涂鸦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旦你掌握了画图表的技术,请尝试将其与课堂上的笔记流或积极阅读结合在一起。